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农学类 >> 农业推广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学试题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2年2月17日 ] 【大 中 小】
10.对于县级推广组织机构,高、中、初级人员合理的比例是(   )
A.1∶5∶9 B.3∶2∶1
C.1∶2∶3 D.1∶3∶5
11.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是农业推广的(   )
A.因地制宜原则 B.合作推广原则
C.服务配套原则 D.综合效益原则
12.在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时,其计划对象是(   )
A.推广人员 B.农民
C.推广项目 D.信息
13.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示范,称为(   )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14.农民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总抱有不同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此即为(   )
A.意志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评价过程
15.在社会系统里,如果某种创新为社会上较多的成员所采用,这就出现了(   )
A.创新 B.创新的扩散
C.创新的采用 D.创新的类型
16.中国农业推广机构的中枢和骨干分别是(   )
A.国家农业部和县农业局 B.省农牧厅和县农业局
C.县农业局和乡镇农技推广站 D.地区农业局和乡镇农技站
17.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农民 B.农民行为
C.科技成果 D.推广机构
18.最能实现产供销协调一致的推广方式是(   )
A.群众性推广方式 B.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C.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9.农业推广的转化功能是指(   )
A.转变农民的行为
B.把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转变农民的观念
D.有限资源的转化利用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