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法学类 >> 刑法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10月27日 ] 【大 中 小】

7.连续犯的特征不包括(     

A.数次行为具有连续性                   B.数次行为的性质可以不同

C.数次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             D.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故意

8.我国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不包括(     

A.已经犯罪的人                         B.具有犯罪危险的人

C.可能犯罪的人                         D.犯罪被害人

9.下列属于刑罚处理方法的是(     

A.训诫                                 B.赔偿损失

C.赔礼道歉                             D.罚金

1O.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原则上是依据犯罪的(     

A.危害程度                             B.对象

C.方法、手段                           D.同类法益

12.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服务对象是(     

A.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               B.境外的机构

C.境外的人员                           D.境外的组织

1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体是(     

A.依法被确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

B.依法被指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销售企业

C.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D.一般主体,但只限于自然人

14.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应构成(     

A.信用卡诈骗罪                         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C.金融凭证诈骗罪                       D.一诈骗罪

15.我国刑法规定的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一般主体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司法工作人员

1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集体财产的行为,应构成(     

A.贪污罪                               B.职务侵占罪

C.侵占罪                               D.盗窃罪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证罪的犯罪时间是(     

A.在案件侦查过程中                     B.在案件审判过程中

C.在诉讼过程中                         D.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l8.我国刑法规定的战时临阵脱逃罪的主体是(     

A.军人                                 B.参战军职人员

C.军人和民兵                           D.现役军人

1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

B.故意,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

D.故意,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2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     

A.司法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行政执法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A.法律主义                             B.禁止事后法

C.禁止类推解释                         D.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E.明确性

22.属于亲告罪的包括(     

A.强奸罪                               B.侵占罪

C.侮辱罪                               D.遗弃罪

E.虐待罪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