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工学类 >> 软件工程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软件工程试题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2年11月29日 ] 【大 中 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6.如何实现不同抽象层术语和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和过程途径,前者为求解软件的开发逻辑。

17.需求发现的常用技术中,无法验证所发现的需求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无法验证其正确性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8.数据流图是一种常用在____________阶段的图形工具。

19.为了控制软件设计的复杂性,结构化设计进一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前者将系统分解成一个个“黑盒子”,其细节描述是后者的任务。

20.模块的内聚类型中,最理想的内聚是____________,而内聚程度最弱的是____________。

21.对象实现了属性和操作的结合,它体现了面向对象技术的____________特性。

22.构件图和部署图的基础是____________。

23.RUP利用UML提供的术语和工具定义了需求获取层、系统分析层、____________、实现层,并给出了实现各层模型之间映射的基本活动以及相关的指导。

24.RUP是基于____________的一种过程框架。

25.白盒测试技术,又称为____________技术,典型的是____________技术。

26.有效性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实现的功能与____________不一致的错误。

27.螺旋模型是由____________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而建立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

28.常用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中,主要用于支持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模型是____________。

29.CMMI有6个共用目标,用于表征过程制度化的程度。目标编号越大,说明该过程的制度化程度就越____________。

30.CMMI提供了两种过程改善路径,一是称为____________的过程改善路径,该路径可使组织针对单一过程域,不断改善该过程域;二是称为____________的过程改善路径,该路径可使组织通过一组过程域,不断改善一组相关的过程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需求的基本性质。

32.简述在进行软件系统/产品的需求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33.什么是类?什么是对象?什么是类的构成成分?

34.什么是RUP?它有什么特点?

35.简述人们关于软件测试目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36.简述喷泉模型以及可适应的情况。

责编:de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