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教育类 >> 教育学原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3年6月18日 ] 【大 中 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

21.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22.“一般发展”

23.教育美育

24.谈话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5.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有哪些?

26.简述德育的功能。

27.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8.二战以后西方学制发展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9.如何理解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正确运用奖惩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1.陈景润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是全国著名大学——厦门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四年大学课程,他仅学三年,便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至北京市一所中学任数学教师。按说,陈景润的专业成绩是无可挑剔的,当一个数学教师绰绰有余。但实际上,他并不能胜任。工作刚开始,就显露出诸多不适应。他讲的课不能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稍不注意,就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数论》的内容讲了出来,学生们意见很大。学校领导多次提醒其加以改进,但效果并不明显。再加上陈景润潜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积劳成疾,又请假住院,故误课较多。没有办法,在试用期满后,学校领导委婉地劝其回到母校去——实际上是将其退回原毕业学校。

问题:(1)你认为陈景润不能胜任教师工作的原因是什么?(5分)

(2)你认为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8分)

(3)从这个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may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