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教育类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4年3月11日 ] 【大 中 小】

16.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A.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和非自然环境因素

C.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               D.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

17.在新世纪,青少年见识广、开化早,他们会把他们的文化传递给自己的父辈,社会学学者把这一影响作用称为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正向个体化                                                  D.反向个体化

18.日本的森重敏认为,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的母亲的教养方式类型是

A.“细致的干预”                                           B.“垂直的亲爱”

C.“情动型”                                                  D.“水平的亲和”

19.“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义务心理                                                      B.慈幼心理

C.补偿心理                                                      D.返童心理

20.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A.无歧视原则

B.儿童利益优先原则

C.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21.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而提出

A.沟通                                                             B.父母效能训练

C.行为改变技术                                               D.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22.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A.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目标价值=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23.与孩子沟通的首要条件是

A.态度与兴趣                                                  B.赞美与奖赏

C.权威与威胁                                                  D.尊重与技巧

24.家长面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应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克制无益的冲动,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动机,这体现了对非期望行为进行管理的

A.理智性原则                                                B.渐进性原则

C.适切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25.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自身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叫

A.榜样示范法                                                B.自然后果法

C.暗示提醒法                                                  D.批评惩罚法

责编:may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