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笔讲串讲 >> 工学类 >> 软件工程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软件工程”复习大纲及试验指导(二)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8月30日 ] 【大 中 小】

  (6)建立系统模型控制复杂性的一些规则:

  上层数据流可以打包,上、下层数据流的对应关系用数据字典描述,同层的数据流也可以编号对应,包内流的性质(输入/输出)必须一致,为了便于人的理解,把一幅图中的图元个数控制在7±2以内,检查同每个加工相关的数据流,并寻找是否有其他可降低界面复杂性的划分方法,分析数据内容,确定是否所有的输入信息都用于产生输出信息,相应的,有一个加工产生的所有信息是否都能由进入该加工的信息导出。

  (7)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步骤:

  通过对现实系统的了解和分析,或基于需求陈述,建立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基于得到的数据流图,建立该系统的数据字典,基于得到的数据流图,对最底层的加工给出其控制结构描述,依据需求陈述,建立人机接口和其他性能描述,通过分析和验证,建立系统完整的需求规约。

  10.需求验证及其内容:

  需求验证就是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加以验证,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正确性,无二义性,完整性,可验证性,一致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可被跟踪性,可跟踪性,设计无关性,注释。

  11.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及其作用:

  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一份最重要的文档,它以一种一致的、无二义的方式准确的表达用户的需求,它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作为软件开发机构和用户之间一份事实上的技术合同书,作为软件开发机构下一步进行设计和编码的基础,作为测试和验收目标系统的依据。

  12.用符号“+”、“|”、“{}”表达的完备的数据结构:

  根据Jackson理论,所有数据结构分为三类,顺序、选择、循环,以上三种符号恰好对应了三种数据结构。

  13.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基本结构:

  引言、概述、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接口、性能需求、属性、其他需求。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