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笔讲串讲 >> 教育类 >> 教育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2自考《教育心理学》辅导资料10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11月3日 ] 【大 中 小】
 200、绝对评价不需要计算团体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不需要以团体成绩为参照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这种评价进行起来比较容易。

  201、绝对评价可以用(合格和不合格)来表示。

  202、简述相对评价的含义是什么?相对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答: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它是通过将某一个体的成绩与其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相互比较,从而确定个体在团体中的成绩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相对评价的方法是:(1)Z分数或T分数法。当团体的测验成绩(呈正态分布时),可以运用Z分数或T分数来评价某一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2)百分等级法。运用Z分数或T分数法进行相对评价是以团体测验成绩呈态分布为前提的。

  203、当学生的实际成绩分布不是(正态)而是(偏态),或者虽是正态分布但却不知道其分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时,可以运用(百分等级法)进行相对评价。

  204、个人内差评价:是借助T分数或百分等级来比较同一个体在同一学科内或不同学科间的成绩差异的一种评价类型。

  205、简述个人内差评价的方式有哪些?

  答:(1)横向评价。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或同一学科领域不同教学目标的测验成绩进行比较。

  (2)纵向评价。是指对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同一学科成绩或同一教学内容的测验成绩进行比较,以确定个体的学习进步情况与学习成绩的稳定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206、试述评价结果的报告。

  答:评价结果的报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公开评价标准,以求得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的理解和认可。评价标准的公开,意味着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有着明确、一致的标准。

  (2)指明评价结果的相对意义,切忌以一次测验分数定终身。教师在报告评价结果时,必须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测验分数并不具有绝对的价值,而只具有一种相对意义。任何测验都不是绝对无误的标尺。不应把测验结果看成是绝对精确的学业水平指标,而应将其理解为是对学生真实学业水平的一种相对准确的估计。

  (3)综合多方面信息,对评价结果作正确的解释和归因。教师在报告学绩评价结果时,不能只简单地将学业成绩的好坏,归因于教学水平的高低或学生努力程度的大小,而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反馈。

  (4)灵活报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人内差评价结果。由于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人内差评价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着不同的、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师应从实际需要出发,本着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则,适当地选择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人内差评价结果进行报告。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