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预防医学(二)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预防医学(二)》章节习题:第4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27日]  【

  11.某男孩,2岁,查体发现方颅,枕秃,串珠胸,夜间经常啼哭,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受惊吓 B.锌缺乏 C.维生素A缺乏

  D.钙缺乏 E.铁缺乏

  12.某大学,同宿舍的8名同学聚餐,吃了一种鱼后,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血压下降,荨麻疹或哮喘症状,引起中毒最可能的病原是( )

  A.河豚毒素 B.霉菌毒素 C.组胺

  D.有机磷农药 E.沙门菌

  13.2001年5月,某单位10位同事在海鲜馆聚会,吃完海产品5h后,陆续有8人出现腹痛、频繁腹泻、里急后重不明显,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重症者出现脱水,少数出现休克、意识障碍,3d后中毒症状逐渐好转,发生食物中毒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沙门菌 B.葡萄球菌肠毒素 C.肉毒毒素

  D.李斯特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14.某年7月,某小学20多名学生食用了由奶、蛋、糖制作的冰淇淋12h后,出现腹痛、腹泻、黄绿水样便,少数病人有脓血便,体温高达39℃,重症者出现谵妄、昏迷等,引起该次食物中毒的最可能病原是( )

  A.致病性大肠杆菌 B.沙门菌 C.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 E.副溶血性弧菌

  15.某家庭5人,吃了自制的豆酱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不振,随后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无力、头下垂,经治疗后逐渐恢复健康,发生中毒的最可能病原是( )

  A.副溶血性弧菌 B.李斯特菌 C.沙门菌

  D.肉毒毒素 E.葡萄球菌肠毒素

  共同题干(16~17)

  某患者,平时经常吃瘦肉、鸡蛋、牛奶,不吃蔬菜、水果、粗粮。

  16.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

  A.贫血 B.记忆力减退 C.便秘 D.消瘦 E.乏力

  17.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 )

  A.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B.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动物内脏

  C.改变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脂肪的食品

  D.改变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E.改变饮食习惯,多摄入粮谷类食品

  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E.脚气病

  问题(18~20)

  18.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 )

  19.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是( )

  20.长期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疾病是( )

  21.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 )

  A.粮谷类 B.豆类 C.动物肝脏 D.奶及奶制品 E.蔬菜、水果

  问题(22~25)

  22.钙的最好来源是( )

  23.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是( )

  24.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 )

  25.我国居民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

  26.人体缺锌的临床表现有( )

  A.生长停滞 B.味觉功能减退 C.性幼稚 D.多发性神经炎 E.创伤不愈合

  27.为更好地发挥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应采取的措施有( )

  A.供给足够的能量 B.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C.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D.供给更多的蛋白质

  E.供给大量的维生素

  四、思考题 (共36分)

  1.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6分)

  2.平衡膳食宝塔分几层?怎样正确应用平衡膳食宝塔?(12分)

  3.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 (10分)

  4.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8分)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