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中药制剂分析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中药制剂分析》章节复习题:第9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26日]  【

  四、简答题

  1.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什么?

  (1)药物组成固定

  (2)原料稳定

  (3)制备工艺稳定

  2.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名称;(2)处方;(3)制法;(4)性状;(5)鉴别;(6)检查;(7)浸出物测定;(8)含量测定;(9)功能与主治;(10)用法与用量;(11)注意;(12)规格;(13)贮藏。

  3.详细论述如何选定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测定成分。

  测定药味选择以后,还应选定某一成分为定量指标,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⑴ 测定有效成分 对于有效成分清楚,其药理作用与该味药的主治功能相一致的成分,应作为首选。

  ⑵ 测定毒性成分 如乌头中所含多种生物碱,其中酯型生物碱(包括单酯型、双酯型及三酯型)具有毒性,可测定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质控指标之一,保证中药制剂服用安全有效。

  ⑶ 测定总成分 有效部位或指标性成分类别清楚的,可进行总成分的测定,如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总有机酸、总挥发油等。

  ⑷ 对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制剂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 测定指标性成分:指标性成分专属性要强,其含量高低可代表药材在制剂中的量。

  ② 测定浸出物:溶剂的选择应具针对性,能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一般不采用水和乙醇。因其溶出物量太大,难于反映某些原料或工艺影响其质量的差异。

  ③ 以某一物理常数为测定指标:如柴胡注射液(蒸馏液)其有效成分不太清楚,但实验证明,在27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吸收度的高低与其1:1蒸馏液浓度呈正比,所以可用276nm的吸收度值(A)来控制其质量。此外,在建立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有困难时,也可考虑建立生物测定等其它方法。

  ⑸ 测定易损失成分 测定在制备、贮存过程中易损失的成分,如冰片易挥发损失,因此在含有冰片的中药制剂中要测定其含量。

  ⑹ 测定专属性成分 被测成分应归属于某一药味,若为两味或两味以上药材所共有的成分,则不应选为定量指标。如处方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最好不选小檗碱作为定量指标。

  ⑺ 测定成分应尽量与中医理论相一致,与药理作用和主治功能一致。如山楂在制剂中若以消食健胃为主,则应测定有机酸含量,若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则应测定黄酮类成分。又如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能,若以大黄素为定量指标,就不太适宜。

  五、分析方案设计

  1. 麻仁丸的质量分析方案设计

  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厚朴

  制法:以上六味,经适宜的加工、炮制、粉碎混匀,制成水蜜丸。

  要求:请设计本品的定性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定性鉴别:

  (1)显微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细胞淡黄色至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石细胞橙黄色,贝壳形,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油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含棕黄色油状物。

  (2)薄层鉴别:对方中大黄、枳实、厚朴进行鉴别,大黄、枳实采用对照药材进行对照,厚朴采用厚朴酚对照品进行对照,将供试品溶液及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经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药典中有关丸剂的各项检查(检查方法及限度可参看药典)

  (1)水分测定

  (2)重量差异

  (3)装量差异

  (4)溶散时限

  (5)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火麻仁为方中君药,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没有好的含量测定方法,可测定方中大黄所含有效成分番泻苷A的含量,以番泻苷A为定量指标。

  (1)供试品制备:番泻苷A为蒽醌类化合物,其在水、甲醇、乙醇中溶解性均不理想,易溶于pH为8的缓冲液中,故可用其提取。缓冲液的种类、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都要进行条件选择才能确定。

  (2)测定方法:测定方中大黄所含有效成分番泻苷A的含量,以番泻苷A为定量指标。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泻苷A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中药质量监控的有力手段,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3)方法学考察:应进行有关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线性范围试验、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

  (4)样品含量测定:在以上优选条件基础上,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其含量范围。

  2. 双黄连注射剂的质量分析方案设计

  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制法:以上三味,经适宜的提取、浓缩、滤过,灌装,灭菌等,即得。

  要求:请设计本品的定性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定性鉴别:

  薄层鉴别:TLC法对方中连翘、金银花、黄芩进行鉴别,连翘采用对照药材进行对照,金银花采用绿原酸对照品进行对照,黄芩采用黄芩苷对照品进行对照。

  检查:应符合药典中有关注射剂的各项检查(检查方法及限度可参看药典)

  (1)装量差异

  (2)澄明度

  (3)无菌

  (4)不溶性微粒

  含量测定:

  金银花为本品中主药,可测定方中金银花所含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以及黄芩中所含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以绿原酸、黄芩苷为定量指标。

  (1)供试品制备:绿原酸是有机酸类成分,可用水提取;黄芩苷是黄酮苷类化合物,可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提取。亲水性有机溶剂类型、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都要进行条件选择才能确定。

  (2)测定方法:《中国药典》双黄连注射剂项下含量测定即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所含绿原酸的含量,以及黄芩中所含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中药质量监控的有力手段,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快、灵敏度高的特点,本品中绿原酸、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3)方法学考察:应进行有关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线性范围试验、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

  (4)样品含量测定:在以上优选条件基础上,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其含量范围。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