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中药药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自考中药药理学精选试题(11)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1月27日]  【

  1.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B (6)D (7)A

  2.多项选择题

  (8)AD (9)ABCD (10)ABCD (11)ACD (12)ABCDE (13)BCD (14)AC

  3.判断题

  (15)错:附子具有治疗作用的强心成分是消旋去甲乌药碱。小剂量的乌头碱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大剂量具有心脏毒性。

  (16)对:附子中的乌头碱对心脏毒性较大,心电图表现为一过性心率减慢,房性、室性期外收缩和心动过速,以及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

  (17)错:附子的抗炎作用除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外,本身还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18)错:乌头碱是附子的毒性成分,又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4.填空题

  (19)抗溃疡;增强胃肠功能;调节胃肠运动;抗腹泻

  (20)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凝血

  (21)兴奋;促进

  (22)强心;升高血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交感-肾上腺系统

  (23)去甲乌药碱;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

  (24)去甲乌药碱;β受体部分激动剂

  (25)毒性;镇痛

  (26)抗炎作用

  (27)抗炎;镇痛;抗溃疡;止腹泻

  5.简述题

  (28)抗休克 附子、肉桂、干姜等及其复方对失血性、内毒素性、心原性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等休克均能提高动脉压,延长实验动物存活时间和提高存活百分率。此外,对单纯缺氧性、血管栓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温里药抗休克的作用机理主要与其强心、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有关。

  (29)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滞。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al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30)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如参附汤、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体克、心原性休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对内毒素休克大能明显改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对缺氧性、血栓闭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保护作用。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与其强心的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相关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由此可见,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附子回阳救逆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

  (31)(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温里药大多具有增强胃肠功能,健胃驱风的作用。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胡椒等性味辛热,含有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肠管兴奋,增强胃肠张力,促进蠕动,排出胃肠积气。另一方面,附子、丁香、小茴香等能抑制小鼠的胃排空,吴茱萸、干姜、肉桂能缓解胃肠痉挛性收缩。(2)促消化:干姜的芳香和辛辣成分能直接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引起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胃液分泌增加,胃蛋白酶活性和唾液淀粉酶活性增加,有助于提高食欲和促进消化吸收。丁香、高良姜、草豆蔻可增加胃酸排出量,提高胃蛋白酶活力。(3)利胆、止吐、抗溃疡:干姜、肉桂、高良姜等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干姜浸膏可抑制由硫酸铜所致的大的呕吐,吴茱萸、丁香亦有止吐作用。干姜、吴茱萸等还有抗胃溃疡的作用。

  (32)温里药能“助阳”、“散寒”,治疗四肢厥逆(冷)主要与其改善循环作用有关。附子、肉桂、干姜等温里药可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部分温里药如胡椒、干姜、肉桂等所含的挥发油或辛辣成分可使体表血管、内脏血管扩张,改善循环,使全身产生温热感。

  (33)附子的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人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引致中毒,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常见的中毒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表现为主,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畏寒。严重者出现瞳孔散大,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手足抽搐,躁动,大小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等。乌头碱对心脏毒性较大,心电图表现为一过性心率减慢,房性、室性期外收缩和心动过速,以及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附子经过炮制,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大大降低,毒性也明显降低。

  (34)脾胃属“中”,脾胃受寒或是脾胃虚寒,则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其表现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的急慢性溃疡、急慢性胃炎等疾病相似。所以干姜温中散寒功效,主要是以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为基础。抗胃溃疡;胃肠运动的双向作用;抗炎作用;镇吐;促进消化。

  (35)吴茱萸温中散寒主要以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为药理学基础。吴茱萸水煎液具有抗溃疡作用,能显著抑制消炎痛加乙醇引起的小鼠胃溃疡形成和大鼠盐酸性溃疡形成,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胃溃疡也有抑制倾向。吴茱萸中的喹诺酮生物碱还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的作用。

  吴茱萸水煎液,又具有抗腹泻作用。能抑制正常小鼠的胃肠推进、抑制大鼠胃条自发活动,抑制乙酰胆碱和BaC12 引起的胃条痉挛性收缩。

责编:chaoli9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