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伤寒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第5章_第7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21日]  【
 

(三)判断说明题

1.“小便色白”即是小便呈乳白色。不正确。“小便色白”是指小便清长。

2.少阴病中的“但欲寐”,是由于高热引起的神昏嗜睡状态。不正确。“但欲寐”是指少阴心肾两虚所导致的似睡非睡、闭目倦卧的虚弱状态。

3.少阴病总属正气亏虚,故一切攻伐之法均不可用。不正确。少阴三急下证乃水亏土燥,真阴将竭之证,应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4.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调和诸药。不正确。在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温补调中。

5.通脉四逆汤是四逆汤加当归,木通,细辛,大枣而成。不正确。通脉四逆汤的组成是附子、干姜、甘草。

6.少阴病,如果见脉细而沉数,则不可用下法。正确。  少阴为病,属里属虚。病里,则脉必沉;病虚,则脉多细。沉细相兼,主病里虚。凭此二脉,

就可断定不可发汗。

7.通脉四逆汤证中的面色赤,是由于少阴阴液亏虚,阴虚则热所致。不正确。通脉四逆汤的病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其面赤是由于虚阳上浮所致。

8.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白头翁汤主之。不正确。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9.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不是必须药物。正确。仲景曰:“若无胆,亦可用。”

10.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如患者出现脉息突然回复,是向愈的表现。不正确。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故脉息突然回复,是病情恶化的表现。

11.附子汤在《伤寒论》用附子的诸方中附子的用量最大。不正确。在伤寒论用附子的诸方中桂枝附子汤中附子用量最大。

12.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属心肾不交。正确。黄连阿胶汤证是由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所致。

13.真武汤的辩证要点是: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正确。根据原文真武汤证的辩证要点应是: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

14、黄连阿胶汤的煎法是:“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四味,取两升,去渣,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不正确。其煎法是:“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去渣,内胶烊化,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

15.黄连阿胶汤与栀子豉汤的心烦同属“虚烦”范畴。不正确。黄连阿胶汤证中的心烦属于“虚烦”,而栀子豉汤中的心烦是属于无形之热邪扰于胸膈,证属实。

16.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不正确。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17.五苓散与猪苓汤共有的药物是茯苓,猪苓,白术。不正确。五苓散与猪苓汤共有的药物是猪苓、茯苓、泽泻。

18.少阴三急下证证属:少阴水亏土燥,真阴将竭。正确。少阴三急下证是少阴之邪从燥化,致胃肠干燥,必急下存阴。

19.猪苓汤与五苓散的共有主证是:脉浮,发热,小便不利 正确。五苓散证属水蓄膀胱,气化不利。猪苓汤证属阴虚水热互结。但二证都有发热,脉浮,小便不利的表现。

20.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正确。此证属少阴阳脱欲绝的证候故曰死。死指预后不良。

21.四逆散证出现四逆证是因肝胃气滞而阳郁所致。正确。四逆散证的病机即是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22.甘草汤和桔梗汤中甘草皆生用,目的在于清热解毒。正确。生甘草可以清热解毒。

23.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桔梗汤主之。错误。为苦酒汤证。

24.苦酒汤的服法是:食后冷服。错误。应少少含咽之。

25.少阴客寒咽痛证,可与甘草汤或桂枝汤。错误。客寒咽痛应为半夏散及汤证。

26.猪肤汤的功效是:滋肾润肺补脾。正确。猪肤甘润微寒,滋阴润肺补肾而退虚热。米粉补脾。

27.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正确。手足转温乃阴寒渐去、阳气恢复之征。

28.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不治。错误。时自烦,欲去衣被,乃阳气来复之兆,可治。

29.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死。错误。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虽脉不至,是因吐利而致升降失常,气血逆乱,阳气一时不续所致,可用灸法以通阳气,阳气通则脉自复。

30.苦酒汤和黄连阿胶汤中皆用鸡子黄以养阴血。错误。黄连阿胶汤用鸡子黄滋肾阴养心血,苦酒汤中用鸡子清甘寒消肿。

31.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当汗出而愈。错误。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乃阴津竭于下,阳气脱于上之逆证,属阴阳离绝之危重证,为死证

32.半夏散及汤的药物组成是:半夏、桔梗、甘草。。错误。应为半夏、桂枝、甘草。 

33.四逆散证若腹中痛,宜加重芍药用量以缓急止痛。错误。腹中痛为阳虚中寒,应加附子温阳止痛。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