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方剂学(一)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方剂学(一)》章节复习题:第6章_第5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17日]  【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 C

2.B 

3. C (答案分析:腹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均是脾胃虚寒的表现,故用理中丸)

4. A

5. D

6. B

7.D 

8.B

9.B

10. A

11. D(答案分析:芍药在桂枝汤中是三两,在小建中汤是六两;且小建中汤比桂枝汤多一味饴糖。)

12. C

13. A

14. A

15.D

16. C

17. A (答案分析:吴茱萸汤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功能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重用生姜取其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

18. E

19. E

20. E

21.E

22.B

23.A

24.E

25.C

26.E

27.C

28.B

29. D

30. A

31. A

32. C

33. B(答案分析:所述症状均为心肾阳衰,阴寒内盛的表现,治宜回阳救逆)

34. E

35. D

36. A

37. A

38. E

39. C

40. C(答案分析:方中含肉桂但不含桂枝)

41. C(答案分析:阴疽治疗首选阳和汤,上述症状符合阴疽主症)

42. B

43. D

44. B

(四)X型题

1.ABCE  

2.AB  (答案分析: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方中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

3.ABCD  

4.BC  

5.ABCD 

6.BE   

7.BD  (答案分析: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重用大枣,即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

8.BCDE    

9.AC 

10.ABC  (答案分析:阳和汤主治阴疽,功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适用于患处满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者。)

二、填空

1.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2.中焦虚寒

3.健脾燥湿

4.脾胃阴虚

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6. 温补中焦、缓急止痛

7.阴阳气血俱虚证

8.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9.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10.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11.四逆汤、回阳救急汤

12.心肾阳衰寒厥证

13.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

14.阳气虚弱,营血不足,寒邪入侵经脉,血行不畅

15. 血虚寒厥证

16. 温阳、散寒;养血、通脉                 

17. 血痹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18. 阴疽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19.熟地黄 ;鹿角胶   

20.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邪

五、问答题

1.简述温里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

温里剂分为温中祛寒剂、回阳救逆剂和温经散寒剂。

温中祛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呕恶下利,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舌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代表方剂有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

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或阴盛格阳、戴阳的危重病证。症见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蜷卧,甚或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代表方剂有四逆散、回阳救逆汤。

温经散寒剂,适用于寒凝经脉证。本类病证多由阳气虚弱,营血不足,寒邪入侵经脉,血行不畅所致。临床多表现为手足厥寒,或肢体疼痛,或发阴疽等。代表方剂有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4.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均治“四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有何区别?

当归四逆汤、四逆汤、四逆散三方均以“四逆”命名,主治证中皆有“四逆”症状,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却迥然有别。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肘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临证当详细辨明。

5.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均由桂枝汤加减而成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