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中医眼科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中医眼科学》章节复习题:第8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13日]  【

11. 在手术治疗胬肉攀睛方面综合了《千金要方》的割法和《外台秘要》的烙法, 从而提出了割烙法的是:

A.《审视瑶函》        B.《龙树菩萨眼论》

C.《秘传眼科龙木论》        D.《银海精微》

E.《医宗金鉴》

12. 根据五轮学说, 两眦属于:

A. 气轮        B. 火轮

C. 血轮        D. 水轮

E. 肉轮

13. 漏睛疮属于风热上攻型, 症见大眦角处红肿疼痛, 头痛泪多, 恶寒发热者, 选何方为宜:

A. 黄连解毒汤        B. 千金托里散

C. 驱风散热饮子        D. 驱风一字散

E. 竹叶泻经汤

14. 眦帷赤烂, 症见眦角红赤发热, 湿烂刺痒, 脓汁胶黏, 痂壳积聚, 兼见脘腹痞满, 便溏溲赤, 舌苔黄腻, 脉濡数者, 以下列何方治疗为妙:

A. 黄连解毒汤        B. 导赤散

C. 泻脾除热饮        D. 除湿汤

E. 驱风散热饮子

15. 赤脉传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白睛可见赤丝纵横遍布, 虬蟠旋曲

B. 大眦初起赤脉丛生,渐之红赤高起突出, 向黑睛侵入

C. 眦角皮肤红赤,赤脉呈树枝状自眦头横向伸入

D. 玉粒生于黑睛边缘, 致使黑睛边际似有白膜侵入

E. 白睛与黑睛表面之间呈膜状或条索状粘连

16. 首次提出流金凌木病名并把它与胬肉攀睛区别开来的眼科专著是:

A.《审视瑶函》        B.《银海精微》

C.《目经大成》        D.《秘传眼科龙木论》

E.《原机启微》

17.“此症( 赤脉传睛) 专言脉已挂风轮之重, 非比赤丝虬脉,正在气轮之轻者。”这段鉴别赤脉传睛与赤丝虬脉的论述出自于:

A.《银海精微》        B.《证治准绳·七窍门》

C.《龙树眼论》        D.《洞天清录》

E.《银海指南》

18. 首次提出黄油症病名并认为该病“生于气轮, 状如脂而淡黄浮嫩, 乃金土之湿热也, 不红不肿, 目亦不昏, 故人不求治, 至老只如此。”的医家是:

A. 明代傅仁宇        B. 明代王肯堂

C. 明代倪维德        D. 清代黄庭镜

E. 隋代巢元方

19. 在漏睛与漏睛疮的鉴别上, 主要点为:

A. 对视力的影响        B. 发病部位

C. 患者年龄        D. 患者性别

E. 局部红肿疼痛

20. 漏睛疮溃后漏口难敛, 脓汁稀少, 面色苍白, 神疲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宜用:

A. 黄连解毒汤加减        B. 托里消毒散加减

C. 驱风散热饮子加减        D. 白薇丸加减

E. 明目羊肝丸加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D  2. A  3. A  4. A  5. B  6. D  7. C  8. E  9. E  10. D

11. B  12. C  13. C  14. D  15. C  16. C  17. B  18. B  19. E 20. B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