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药剂学(二)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药剂学(二)》章节试题及答案:第2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5日]  【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液体制剂常用的防腐剂( ABD )。

  A.苯甲酸 B.苯甲酸钠 C.阿拉伯胶 D.山梨酸 E.山梨醇

  2.影响乳剂形成及稳定性的因素( ABCDE )。

  A.乳化剂的选择 B.乳剂制备的温度 C.油、水两相的相体积比  D.乳化剂的种类 E.乳化时间

  3.混悬剂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 ABCD )。

  A. 润湿剂 B.助悬剂 C.絮凝剂 D.反絮凝剂 E.助溶剂

  4.高分子溶液的性质有( ABCD )。

  A.带电性 B.水化作用 C.凝胶化 D.稳定性 E.表面活性

  5.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是( ABE )。

  A.干胶法 B.湿胶法 C.溶解法 D.混合法 E.机械法

  6.乳剂的类型有( ABCD )。

  A.O/W型 B.W/O型 C.O/W/O型 D.W/O/W型 E.W/O/O型

  7.下列哪些是液体药剂的常用溶剂( BCD )。

  A.聚乙烯醇 B.乙醇 C.丙二醇 D.甘油 E.甲醇

  五、问答题

  1.简述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非均相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液体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包装容器应适宜,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2.简述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应稳定,在使用或贮存期间含量应符合要求;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粒子的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混悬剂应有一定的黏度要求;外用混悬剂应容易涂布

  3.用Stokes定律讨论如何增加混悬剂的动力学稳定性

  用Stokes定律讨论如何增加混悬剂的动力学稳定性:

  公式略

  由上式可见,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黏度成反比。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愈大,动力稳定性就愈小。增加混悬剂的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有:①尽量减小微粒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②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这就要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在增加介质黏度;③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混悬剂中的微粒大小是不均匀的,大的微粒总是迅速沉降,细小微粒沉降速度很慢,细小微粒由于布朗运动,可长时间悬浮在介质中,使混悬剂长时间地保持混悬状态。

  4.简述乳剂稳定性的内容

  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5.简述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乳剂是药物很好的载体,可加入各种药物。若药物溶解于油相,可先将药物溶于油相再制成乳剂;若药物溶于水相,可先将药物溶于水后再制成乳剂;若药物不溶于油相也不溶于水相时,可用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药物,再将其制成乳剂;也可将药物先用已制成的少量乳剂研磨至细再与乳剂混合均匀。

  六、处方分析与制备

  1.复方硫磺洗剂

  处方:

  沉降硫磺 30g 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ml 羧甲基纤维素钠 5g

  甘油 l00ml 蒸馏水 加至1000ml

  处方分析:

  (1)组分作用:

  硫磺、硫酸锌和樟脑 主药

  羧甲基纤维素钠 助悬剂 ’

  甘油 润湿剂

  蒸馏水 分散介质

  (2)制备方法:

  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加甘油研磨成细腻糊状,硫酸锌溶于200ml水中,另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200ml水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乳钵中研匀,转移至量器中,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溶液,搅匀,在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由于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迅速搅拌,以免樟脑因溶剂改变而析出大颗粒。

  2.鱼肝油乳剂.

  处方:

  鱼肝油 500ml 阿拉伯胶细粉 125g

  西黄蓍胶细粉 7g 糖精钠 0.1g

  挥发杏仁油 lml 尼泊金乙酯 0.5g

  蒸馏水 加至 1000ml

  处方分析:

  鱼肝油 主药也是乳剂的内相

  阿拉伯胶 乳化剂

  西黄蓍胶 稳定剂(助悬剂)

  糖精钠和挥发杏仁油 矫味剂

  尼泊金乙酯 防腐剂

  蒸馏水 乳剂外相也是分散介质

  制备方法:将阿拉伯胶与鱼肝油研匀,一次加入250ml蒸馏水,用力沿一个方向研磨制成初乳,加糖精钠水溶液、挥发杏仁油、尼泊金乙酯醇液,再缓缓加入西黄蓍胶胶浆,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