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艺术欣赏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艺术欣赏》辅导习题及答案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12月20日]  【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的结果填入题后括号内,用“√”表示对,用“X”表示错)

  1. 欧洲园林被尊为“世界园林之母”。(X )

  2.工笔重彩画是用熟宣纸创作的。(√)

  3.乌桐的《伏尔泰像》是市民反侵略的象征。(X )

  4.对实用美术的欣赏首先要看它的使用功能。(√)

  5.笛、长笛、短笛、管子都是民族乐器。(X)

  6.既有形可见,又流动持续,这便是舞与诗、乐的主要区别。(√)

  7.戏剧的“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行动的摹仿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的揭示性。(√ )

  8.抓拍的成功在于对事件本身的深刻理解和反应的高度敏捷。(√)

  9.普通银幕电影的画幅形式--1:1.33的长方形,是最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一种比例。(√ )

  10.书法艺术是在点画的运动变化中达到统一,构成一种造型运动的美。(√)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我国古代雕塑中方圆结合的特点。

  .我国古代雕塑中方和圆的造型不仅属于审美的范畴,而且渗透了一定的哲学观念,和人们对宇宙万物总规律的理解和感悟。(1分)古以为天圆地方;方者为刚,圆者为柔;方者为静,圆者为动。(1分)因此方圆结合便寓意着阴阳互生、动静相和、刚柔相济,在造型上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1分)在雕刻的方圆结合中,希腊是以圆为主,而我国则是以方为主,故显得更为严峻、稳重和开阔,透露出作为幅员辽阔的中央帝国的信心和稳定感。(2分)

  (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55、56页)

  2.为什么欣赏人像摄影要特别注意人物的眼神?

  人像摄影以表现个别的、具体的人物为内容,通过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精神气质来揭示丰富的生活。(1分)人的眼睛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晴雨表,人物的眼神会自然流露出他的喜怒哀乐和内心的韵律。(2分)因此我们在欣赏人像摄影时应特别注重人物的眼神,透过眼神去发现和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2分)

  (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88页)

  五、分析与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以你熟悉的一件作品加以说明。

  说明:(1)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1、12页,及音像教材的有关内容。(2)要求结合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指出: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形象和情感体验;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10分)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欣赏者的个性、性格、趣味、爱好等,常常促使他对某种艺术风格、形式的偏爱,同时也常常左右其主观评价;而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相对来说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体现出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10分)(3)如举例说明恰当,个人理解与感受深刻,可酌情给予高分。

  2. 举例说明戏曲虚拟性表演的特点及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说明:(1)参见《艺术赏析概要》第167、168页,及音像教材的有关内容。(2)要求举例分析说明:戏曲的虚拟性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特点。它以追求神似来反映生活的真实,即由演员在想象中进行拟形创造,并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使其得到观众的理解与认可,在演员与观众的意象交流中,完成反映生活的任务。(8分)戏曲虚拟性表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在于它打破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形式,赋予舞台时间、空间以极大自由,完全由人物的表演来决定舞台时空的变换,从而将有限的舞台从时空上无限地扩展开去,使戏曲得以自由地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6分)其次是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用略形传神之法将剧中人物的行动、心理、所处环境一一介绍出来。这种形象创造的虚拟,能调动观众思维的幻觉,使观众似见到了有形的存在物,从而在意象中获得了艺术上的美的享受。(6分)(3)学生如在某一方面有独到见解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予高分,亦可打破上述评分比例的规定。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