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中国美术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中国美术史》精选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12月9日]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石器 2、舞蹈纹彩陶盆 3、红山文化女神庙 4、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5、武梁祠 6、蒿岳寺塔 7、秀骨清象、张家祥 8、破墨、泼墨 9、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10、唐三彩、俑、马 11、李成、范宽 12、减笔画 13、马君祥、连环画 14、戴进、吴伟 15、九歌图、屈子行吟图 16、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郑板桥、李鱓 18、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雅俗共赏 20、吴有如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B 2、A 3、C 4、A 5、C 6、B 7、C 8、B 9、D 10、D

  三、名词解释(15分)

  1、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四、简答题(20分)

  1、(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