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新闻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12月8日]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表述中,代表了“马虎”的性格特征有( )

  A. 态度不严肃、不认真  B. 懒散、有惰性

  C. 说话易信口开河  D. 言语冷漠

  E. 信心不足

  答案:A^B^C^

  2. 新闻受众的态度是新闻受众对于( )较为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A. 新闻活动  B. 新闻事实

  C. 新闻作品  D. 新闻媒介

  E. 新闻报道的内容

  答案:A^D^E^

  3. 新闻受众的态度形成可能是由于( )的影响,加上自己的学习而形成的。

  A. 社会环境  B. 家庭

  C. 知识水平  D. 同伴

  E. 团体

  答案:A^B^D^E^

  4. 下列新闻体裁,通常采用“结论的得出”这种说服方式的是( )

  A. 消息  B. 摄影

  C. 通讯  D. 特写

  E. 新闻评论

  答案:A^B^C^D^

  5. 传播者内在的吸引力指传播者的( )

  A. 外型  B. 气质

  C. 相貌  D. 谈吐

  E. 幽默感

  答案:B^D^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高级情感

  答案:高级情感是只有人才能体验出的特殊情感,它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揭示他的个性。

  2. 新闻受众的从众心理

  答案:新闻受众的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强大的新闻舆论或由这种舆论引起的人际压力下自觉不自觉地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态度以及行为上表现出的与新闻舆论相一致的心理反应。

  3. 新闻受众的心理承受力

  答案:新闻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是指受众对新闻在报道与其主观态度不相一致的问题,或报道受众自己没有认识,不理解的问题时,能否接受的主观感觉。

  4. 心理防卫机制

  答案: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心理的措施,把个体与现实的关系稍作修正,使个体较易接受心理挫折,不至于引起情绪上的过分痛苦与不安的自我保护方法。

  5. 权威性

  答案:权威性是指在受众心目中传播者的资历、地位、专业知识和阅历等因素,包括专家身份和社会身份两个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是什么?

  答案: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并受其制约的。因而,客观现实是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活动产生的最终源泉。

  2. 简述新闻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答案:新闻心理学这门由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有一个重要特点,即以心理学理论之“矢”去“射”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活动之“的”。

  3. 影响新闻受众群体心理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新闻受众的群体心理一方面基于每个受众个人的特征,比如他的个性、社会观念、所处的地位、民族、职业等;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受周围人态度的影响较大。

  4. 文字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文字符号既可以具体地叙述和描写事物的形象,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又可以推出概念、观点及理论分析,以准确说理来分析事物的本质,从而引发读者的抽象思维。

  5. 新闻编辑要把好关应重视哪些制约因素?

  答案:新闻编辑既然是最后的“把关人”,要把好关,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1)决策者的既定方针与现行政策;(2)社会的法律与道德规范;(3)受众的需求;(4)传播者团体的规范。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