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艺术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艺术概论》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10日]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中的意境是主体情感客体物象 的有机统一。

  16.园林是指利用自然 因素和人文 因素所创造的景观。

  17.“草圣”张旭是 朝的大书法家。

  18.印象主义画派代表人物有莫奈雷诺阿 ,野兽派画家有马蒂斯 等人。

  19. 旋律 是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因素。

  20.舞蹈是以 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人体动作 表情 构图造型 等要素的艺术样式。

  21. 综合与多样 是戏剧的表征,演员行动 是戏剧的基础,矛盾冲突 是戏剧的核心。

  22.按照内容性质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叙事文学 抒情文学戏剧文学 三种。

  23.艺术构思可以通过整合 移情变形 三种方式完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活动的功能: 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多种,但最主要有下列三种:(1)审美认知功能。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2)审美教育功能。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认识、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深刻变化,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艺术可以“寓教于乐”。(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人们审美需要,使其获得精神享受与审美愉悦。

25.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
(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是艺术家从事创作和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在审美心理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3)审美想像与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像力,二者可以相互交叉融合。

26.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
艺术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境交融、虚实相生,能蕴含、昭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统一。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意象为主。在意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情和意,“情中景”“景中情”融合一体。

27.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种审美效应:
三种审美效应分别为:(1)共鸣。它是指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被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心灵感应状态,在欣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生产相同、相似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为审美共鸣。(2)净化。它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共鸣的产生,可以陶冶情操、调节精神,从而达到提升人格的状态。(3)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领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28.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9.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它的主体性主要有以下特征:(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享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鉴赏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鉴赏主体充分地拥有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娱乐属性。(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艺术作品还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所以,鉴赏主体又具有突出的认知属性。(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优秀的艺术作品包含了巨大的文化内涵,在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自然要对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做出阐释。(4)对艺术作品形象、意境的再创造。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30.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

  (1)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2)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3)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例如:可以以文学作品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为例。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