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大众传播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的受众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8月21日]  【

  三、名词解释

  1.受众

  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报纸刊物的读者,广播电视的收视者,网络媒体的用户,都属于受众的范畴。

  2.大众

  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干革、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

  3.IPP指数

  即“既有政治倾向指向”,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4.传播权

  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在现代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5.知晓权

  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6.使用与满足理论

  是一种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的受众理论。

  7.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与接触信息。接触既包括对某类信息的接触,更包括对另一类信息的不接触。

  四、问答题

  1.比较大众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的不同。

  课本151页。

  2.传播学家克劳斯关于受众层次的观点是什么?

  课本155页。

  3.试析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中弹即倒的受众)与作为社会群体成员(联合御敌的受众)的受众观的不同。

  课本156页。

  4.用施拉姆的 “自助餐厅”的提法说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从受众方面看待传播活动的理论,它特别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实际上制约着整个传播过程,而受众使用媒介都是基于自己的需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

  施拉姆曾有一形象比喻来说明这一理论,他认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根据个人的口味及当天的食欲来挑选某些品种、某些数量的食物,而自助餐厅供应大量的、五花八门的饭菜就相当于媒介提供的林林总总的讯息。

  5.麦奎尔总结的关于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的类型是什么?

  课本166-167页。

  6.什么是分众?分众观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课本161页。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