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中国文化导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辅导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11月24日]  【

  二、名词解释题

  31.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2.“三皇五帝”:“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文化发明者。“五帝”是皇帝、颛顼、高辛、尧、舜。

  33.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业为本的原则和指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3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人们一般将隋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35.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答:①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他们的地理条件,从而展开其文化创造历程;(2分)②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2分)③了解文化时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1分)④地理对人文的影响,有许多复杂的中介内容(1分)

  37.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答:①农业;(2分)②制陶;(2分)③石器的磨制与钻孔。(2分)

  38.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答:①造纸术的发明者相传为东汉时期的蔡伦;(2分)②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纸;(2分)③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入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2分)

  39.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特征。

  答:重整体;(2分)②重体悟;(2分)③以经验为基础;(1分)④直观思维。(1分)

  40.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

  答:①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1分)如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等;(2分)②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1分)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的不断探索等。(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答:①秦汉时期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2分)②秦汉以来,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严密的人身控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显著特点。(3分)③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与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2分)在专制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与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收到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孔不入的政治权利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沉闷与单调。(3分)

  42.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答:①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修养、(2分)道德实践。(2分)②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基本特点是并不注重重建构理论体系,(2分)而强调身体力行,(2分)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2分)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