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现代汉语言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年自考现代汉语言模考试题及答案二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9月14日]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A 2.B 3.D 4.C 5.B 6.B 7.A 8.D 9.D 10.C

  11.A 12.D 13.A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A

  21.B 22.A 23.B 24.B 25.D 26.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7.CDE 28.BCD 29.AE 30.AD 31.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2.(1)形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一定增加。

  33.(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义素。

  (3)例如,“哥哥”的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姐姐、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他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多少个语素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飞机”。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语言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呈线性排列,正是在这中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固性。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哭、笑”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至今。

  (2)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交际活动的内容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网吧”、“网虫”就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出现的新词汇。

  (3)稳定和发展这两个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突然变,因此,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只能以渐变的方式来进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A1:坐着挺好、显着不高兴、躺着不合适、走着累;

  A2:透着轻浮、闻着臭、吃着香;

  A3:看着伤心、听着刺耳;

  B1: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

  B2: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

  B3:看着伤心、听着刺耳。

  40.(1)至少有三种意义,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话说得令人满意;b“不好”是他说出来的话;c由他说出来的不好。

  (2)a和b是由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说”和“不好”若按动补关系来理解,则为a;若按动宾关系理解,则为b。

  (3)c和a(或b)是由层次构造不同造成的。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a(或b);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c。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

  41.(1)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2)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更关注音节内部的结构层次。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例如汉语普通话“挑”[t‘iau55]里的[t‘]是声母,[iau]是韵尾,[55]是声调,在韵母[iau]里,[i]是韵头。[a]是韵腹,[u]是韵尾。声韵调分析法能够比较好地揭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音系统的面貌,是汉语音节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3)声韵调分析法和元辅音分析法并不是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可以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不同层面。如果从元音和辅音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仍要考虑它们处于音节结构的位置和层次;如果从声韵组合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也要考虑他们由哪些元音、辅音来具体实现。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都是由单个辅音构成的,韵母是由元音或元音和元音、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构成的。

  42.(1)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决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

  (2)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就是文化语言学。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最明显。例如相同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相同词语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适当举例。

  (3)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语言文化学。这对于了解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和早期历史及史前史,都很有用处。适当举例。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