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现代汉语言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言》章节试题:文字_第5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8月22日]  【

  (二)判断改错

  1、√

  2、×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不能说汉字是音节文字,因为音节文字是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

  3、×能分析出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不一定是合体字,因为合体字是由偏旁和偏旁组成的,而部件不一定是偏旁。

  4、√

  5、×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6、√“方”“井”“分”都是四画。

  7、√

  8、√

  9、√

  10、×许慎《说文解字》是分析篆书写成的。

  11、√

  12、√

  (三)单项选择

  1、B 2、C 3、C 4、D 5、B 6、D 7、C 8、B 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D

  (四)多项选择

  1、ACD 2、ABC 3、CD 4、ABCD 5、ABC 6、ABCD 7、ABD 8、CD 9、AD 10、ABCD 11、ACD 12、AB 13、BD 14、AB 15、CD 16、ABCD 17、ABD 18、AC 19、ABC 20、BCD 21、CD 22、BD

  (五)简要回答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汉语的书写符号就是汉字。

  2、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创造的一种文字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系。汉字是由记事图画发展而来的。

  3、 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一种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取决于该文字所使用的符号性质,汉字的构字符号是表意符号,因为从造字法上看,象形、指事、会意的构字符号完全是表意的,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的,而声旁本身也是用来表意的。

  4、(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2)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借用去记录不同的语言。(3)汉字对维护民族的团结、创造和繁荣民族经济文化、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对外传播传统文明等起到了极其重大的历史作用。

  5、汉字的形体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

  6、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是笔画线条化、字形符号化、结构规范化。

  7、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卜辞”、“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具有以下特点:(1)笔划的细瘦,直画居多,折笔常刻成两刀;(2)形体结构因笔划多少而改变,大小不统一;(3)存在大量异体字。

  8、金文又称为“钟鼎文”,是殷商时期(主要是西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文字。金文的特点是笔划粗壮丰满,笔势圆转;字形接近长圆,笔划粗细和结构布局较为匀称;异体字仍然存在,但是比甲骨文已经大为减少。

  9、大篆又称“籀文”,是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一种汉字形体。广义的大篆也包括六国文字在内。大篆的代表是“石鼓文”。大篆的主要特点是笔划粗细均匀,接近方形,结构工整,异体字减少。

  10、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着“书同文字”的思想强制推行的一种规范字体,以“泰山刻石”为代表。小篆的主要特点是笔划均匀,笔形圆转,笔势舒畅;形体长圆,大小一致;异体字大量消失。

  11、隶书又称“汉隶”,是流行于秦汉之际的一种书体。隶书的主要特点是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平直,并显出波势,确立了汉字“横、竖、撇、点、折”的基本笔划系统;

  12、楷书又称为“真书”、“正书”、“正楷”,是汉魏时期在隶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规范书体。楷书保存了隶书的偏旁系统和基本机构,字形转为方正,笔画变得简易,波势减少,也不使用挑法。

  13、草书是相对于规范写法的一种简便快捷的写法。草书又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沿袭隶书笔势,但笔划之间出现连贯。“今草”改变了隶书的笔形特点,相近点画相连,字与字之间的笔势呼应,牵连不断,浑然一体。

  14、行书产生于东汉,是由隶书写法简化而来,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手写体。行书中楷书笔法多于草书的叫做“行楷”;草书笔法多于楷书的叫“行草”。

  15、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书写单位。现代汉字有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

  16、部件由笔画构成,比笔画高一个层级。部件有大有小,还可以分级。

  17、合体字的主要结构类型有三种: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

  18、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组成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19、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20、“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1、通过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造的字是象形字。如日、月、山、水、牛、车。

  22、使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造的字是指事字。如一、二、上、下、本、末、甘。

  23、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构字成分的意义复合起来造的字是会意字。如武、明、集、牧、朋。

  24、由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的字是形声字,如晴、胡、斧、爸、固、问。

  25、形旁和声旁组合起来能造很多字,所以说它们有很强的造字能力。形旁和声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形体演变和语音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不表意、声旁不标音。例如栽(木声)、床(木旁)、春(从日屯声);有些字简化以后,更看不出原来的形声关系了,例如国、送。现行汉字中的一些形声字的形旁不能正确表意、声旁不能准确表音,例如“嘧、啶”等字和“口”毫无关系。

  26、现行汉字的整理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和废除异体字;统一新旧字形。

  27、《简化字总表》采用简化偏旁、同音代替、草书楷化、符号替换、部件删除、创造新字的简化方法。

  28、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内容是“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是指规定汉字的数量。定形是指规定汉字的标准字形。定音指规定汉字的标准读音。定序指的是确定汉字的排列顺序。

  29、汉字的排序法主要有义序法、形序法、音序法三种。形序法又有笔画法、部首法、号码法三种。

  (六)事实分析

  1、休是会意字,刃是指事字,河是形声字,水是象形字,空是形声字。

  2、會、敵、處、機、黨、愛、醫、書、簾、驚

  3、爱、发、丑、会、经、尘、巩、积、划、邻、庙

  4、略。

  5、嵌——山、甘、欠;拉——扌、立;霏——雨、非;固——囗、古;湖——氵、古、月

  6、园——yuán,部首是囗,疗——liáo,部首是疒;省——shěnɡ,部首是目;纣——huái,部首是纟;胸——xiōnɡ,部首是月。

  [考研精点]

  1、一种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取决于该文字所使用的符号性质,汉字的构字符号是表意符号,因为从造字法上看,象形、指事、会意的构字符号完全是表意的,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的,而声旁本身也是用来表意的。

  2、汉字的形体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是笔画线条化、字形符号化、结构规范化。

  3、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作“隶变”,隶变使汉字在字形上走向方正,是汉字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组成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5、水是独体字;杨是左右结构合体字,掰是左中右结构的合体字;星是上下结构的合体字;羸是上中下结构的合体字;国是全包围结构的合体字。

  6、“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7、古代文字的字形从略。舟(象形),隹(象形),佞(形声),莫(会意),殊(形声),亦(指事),徒(形声),矛(象形),牧(会意),兵(会意)

  8、形旁和声旁组合起来能造很多字,所以说它们有很强的造字能力。形旁和声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形体演变和语音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不表意、声旁不标音。例如栽(木声)、床(木旁)、春(从日屯声);有些字简化以后,更看不出原来的形声关系了,例如国、送。现行汉字中的一些形声字的形旁不能正确表意、声旁不能准确表音,例如“嘧、啶”等字和“口”毫无关系。

  9、形声是以形旁和声旁组合的方式造字,形旁表示意义类属,声旁表是字音,如“肚、瓷”。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作为造字单位来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以显示所造字的意义,如“析”表示以斧(斤)破木。形声和会意都有表意的部件,不同的是形声还能标示整个字的读音。“治”、“慕”、“灸”、“爬”是形声字。

  10、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内容是“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是指规定汉字的数量。定形是指规定汉字的标准字形。定音指规定汉字的标准读音。定序指的是确定汉字的排列顺序。

  11、定音主要是规范异读词,包括古今异读;方音异读;文白异读。《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提供了异读词的正确读音,可以作为指导汉字定音的主要的参照标准。用于定音的文献还有《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等。

  12、书(書):草书楷化;赵(趙):换用简单的符号;灯(燈):简化部件;夺(奪):保留特征或轮廓;泪(淚):构成新的会意字。

  13、塵 驢 鹹 籲 繩

  14、异体字是多形一音字,但没有意义差别。例如“它——牠”。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