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管理类 >> 管理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管理心理学》全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9月8日]  【

  三、名词解释(5×3=15)

  1、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个体的行为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管理主体形式管理职能,经过设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组织内外环境变化,是组织结构变化的决定性条件。

  3、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4、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它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具体状态。

  5、心理压力:简称压力,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

  6、能力:能力是个性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个体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7、群体士气:指员工对群体的认同感和满意感,愿意为达到群体的目标奋斗的精神状态。士气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提高群体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8、领导:领导一定要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领导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领导的目的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

  9、激励: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指通过管理工作创造一定的条件,激发起管理者实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的精神。激励的方式有: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种。

  10、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常常是一个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而不是一些细则,它常常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而不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正式规定的。

  四、简答题(5×4=20)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1)课题的选择、(2)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建立假设、(3)调查和实验的设计、

  (4)研究的取样、(5)数据的收集、(6)数据的统计分析、(7)做出结论

  2、测量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1)、量表法 2)、自由反应法 3)、行为观察法 4)、生理反应法

  3、激励理论的体系包括哪些部分?

  答:(1)行为主义激励理论,最早的激励理论以华生为代表,它的基本原则是“刺激-反应”模式。

  (2)认知学派激励论,认知学派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的激励理论和过程型的激励理论

  (3)综合激励理论,该理论是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来探讨复杂的激励问题的尝试。

  4、心理压力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心理压力的积极作用:(1)保持一定压力,才能集中精力、发挥潜力做好工作;(2)适度的压力,能更好地调动人的智慧和创造力;(3)适当的压力,使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调动更多的能量来应付当前问题。

  2》心理压力的消极作用:(1)压力过大,会抑制人的行为,使要工作效率更低;(2)持续的、超强度的压力,对身体特别有害。

  5群体凝聚力和生产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答:(1)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凝聚力高,群体的生产效率可能高也可能会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会受到群体规范的性质和水平,即组织共同所制定的生产指标的性质和数量的影响。在一个凝聚力强的组织里,成员的行为高度一致,个人有较强服从组织规范的倾向,如果这个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则凝聚力与生产率成负相关,生产率越低,反之,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则二者成正相关,生产率越高。

  6、组织变革的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1)分析与确定问题;(2)组织诊断;(3)计划并执行变革方案;(4)对变革作效果评估。

  7、管理机制有效的条件有哪些?

  答:管理机制有效性条件:(1)、参与约束;(2)、激励相容;(3)、信任;(4)、绩效评估

  8、管理机制缺乏绩效评估会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答:(1)、逆向选择,人力资源逆向选择产生的消极后果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缺乏公平感,士气低落,人员成本费用高,产出效益低;(2)道德风险,人力资源道德风险行为对公司利润肯定会产生消极影响,有时还会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

  9群体沟通的一般模式包括哪几部分?

  10、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答:(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3)实践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4)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