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管理类 >> 组织行为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6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14日]  【

  三 填空题

  1、群体的气氛主要包括群体的风气、(群体领导方式 ) ,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

  2、群体的风气是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 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一种 ( 非正式的 非强制性的 )的行为标准。

  3、美国学者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公平理论又叫做( 社会比较理论 ) 。

  4、强化理论根据性质和目的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

  5.精神激励的方法有目标激励;( 内在激励);(精神激励 );荣誉激励;兴趣激励。

  6(群体风气 )是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一种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行为标准。

  7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小步子前进,分段设立目标;( 及时反馈 );奖励和惩罚都有激励作用,但应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 判断题

  1.企业对于员工的行为有时少给予奖励是一种负强化。 ( 对 )

  2.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正强化)才起激励作用,惩罚(负强化)不起激励作用。 ( 错 )

  3.麦克利兰认为,高成就需要的人不喜欢寻求别人的帮助或忠告。 ( 对)

  4.根据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我们可知在企业中独立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者中,高权力需要者往往比高成就需要者更合适。 ( 错)

  5.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要形成一个奖励目标 → 努力 → 绩效

  → 满意,以及从满意反馈回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因此企业只要设置好奖励目标,就一定能获得所需的行动和努力,并使员工满意。 ( 错 )

  6.由内在激励因素产生的动力比外在激励因素产生的动力要深刻和持久。 ( 错 )

  .企业树立和宣传劳动模范的,不应将人物拔高,理想化,同时也不应躲躲闪闪,不能充分肯定。 ( 对)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