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管理类 >>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仿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8月7日]  【

  参考答案

  一、1.D 2.A 3.A 4.D 5.D 6.A 7.C 8.B 9.C 10.C 11.A 12.B 13.A 14.A 15.B 16.A 17.B 18.C 19.D 20.B

  二、21.凡是在—定的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衡量失业最常用的指标是失业率,即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之比。

  22.摩擦性失业是一种由于经济中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劳动流动与需求的变化不完全吻合使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退休和新劳动者加入的交替过程的不同步性,也导致新劳动者会处于暂时失业状态,工人不满意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时,也处于失业状态。这都产生摩擦性失业。

  23.结构性失业是一种由于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所产生的失业。这种供与求的不一致往往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引起的,这是一种“失业与空位’同时存在的状况。

  24.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因为它——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时期,所以称为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是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国家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这种变动会重复出现。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三、25.要更深入地分析失业的原因,就要探究导致失业这一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是什么。美国与西欧各国的失业状况之所以出现反差.主要原因是就业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比较充分的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主要通过工资浮动。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美国的就业并没有下降,但是有相当多人的工资是下降的,工资差距拉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西欧的情况与美国相反。失业保障制度使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得到一个最低收入的保证。因此,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少雇用工人,或者用电脑代替人工,或者把资金投到发展中国家,缩小本国的生产规模。另外,良好的失业保障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使得失业对于劳动力来说损失并不太大,从而造成一些人宁愿长期失业。美国和西欧的失业状况的背景都是技术进步造成的非技能劳动者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使生产部门对非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西欧,由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受到政府管制(最低工资的界限定得较高),不能随企业对他们的需求下降而下降,结果只能是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由于政府对工资的管制比较松,随着企业对非技能劳动者需求的下降,工资也随之下降,非技能劳动者工资的下降保证了就业人数不减少。

  26.失业问题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会使社会和个人都蒙受损失,这可以从失业引起产出的减少和失业产生的社会后果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失业存在将引起产出的减少。著名的奥肯定律揭示了失业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为:如果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失业率就可保持不变;年增长率每增加2%.失业率便下降1%;年增长率在3%以下,每下降2%,失业率便上升1%。失业的增加本身就是——种资源的浪费,失业率上升使经济付出的代价是无法弥补的:闲置的其他要素或许可以留等以后使用,但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则具有特殊性,所以这种资源的浪费是一种永久的资源浪费。

  (2)失业的社会后果。失业的成本更多的是由失业者个人负担的。由于失去了保障基本生活的收入来源,失业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断地寻找工作、不断地失望,使许多人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研究表明,失业会破坏身体和精神健康,更容易导致心脏病、酗酒和自杀。高失业时期,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高离婚率及公众对政府的种种不满。

  四、27.稀缺规律就是: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它具有两重意义:

  (1)这种稀缺是相对的,即它不是指产品和眼务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是稀缺的,

  (2)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即它存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

  28.(1)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生产某种产品意味着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经济中是根据什么决定生产这种而不是那种产品的呢?(2)怎样生产。生产一种物品的方式往往很多,那么采用哪种技术呢,是采用先进技术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是什么因素决定生产技术迅速提高?为谁生产?商品和服务是如何在不同经济体间进行分配的? (3)谁做出上述决策。在中央计划经济中,政府负责几乎所有方面的经济活动,因而政府就上述三个问题提供答案。而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则依靠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自由交换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在混合经济中,在一定限度内,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私人个体做出决策,而在另一些范围内的决策由政府做出。

  五29.关税是海关对进口商品在经过关境时所征收的一种税。目前,征收关税的用于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逐渐减弱,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

  30.普惠制的三个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31.进口税是指进口货物通过关境时,由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商品输往国外时,由本国出口商向出口地海关交纳的一种税。过境税是指外国货物通过第三国关境时由该国海关征收的一种税。特惠关税是指进口国家对从特定的某一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在关税上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税或免税的待遇。普遍优惠制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采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

  32.这是指对进口商品除征收正常进口税外,再加征进口附加税。最常见的附加税有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两种。

  六、33.计划经济主要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政府或集体对人们所需要的商品种类作出估计,并以此制定计划、指导生产,从而也决定所生产的产品的分配的一种经济体系。

  34.(1)纯计划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或全民)所有,庞大的政府机构代表全民集中行使配置资源的权力。

  (2)没有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无法体现个体的意志和选择权。

  (3)个人和企业不存在独立性,只是政府的附属品。

  (4)由于按需分配的不可能性,产品一般采取平均分配。

  (5)政府拥有生产要素的控制权、生产决策权、分配权,政府通过计划指导整个经济的运行。

  35.(1)制定计划。政府根据经济资源、对人们需要的估计、发展的目标,制定几年的发展计划,并将目标分解至每一年度。为保证计划的现实性和稳定性,计划建立在物质平衡的基础上,计划的核心是投入产出分析,各部门间投入产出比例须协调,对于每一部门,甚至每一企业,计划的制定者都必须保证该企业完成目标任务所需的资源能到位。计划制定过程如下:政府通过各层次的部门分支机构获得各种数据,编制计划草表,再将草表分发给各级部门分析、修正,政府根据返回的信息修改计划,经过反复多次,确定计划。

  (2)计划执行。在计划执行中,政府没有躲在幕后,而是通过大量的行政机构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36.目的性:计划经济在特殊时期,可以集中社会资源投入最需要的部门。实行计划经济的目的从理论上是建立在弥补自由市场经济缺陷基础上的,但实际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是建立在落后国家如何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缩短自由市场经济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基础上的。

  局限性:

  (1)计划当局无法确定个人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

  (2)计划当局很难精确估计需要、分配生产要素、制定计划;

  (3)生产要素按计划分配、产品平均分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4)庞大的官僚机构间、繁杂的计划间的协调本身就损失了效率;

  (5)政府官员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在拥有大量权力而没有足够的制约时,就会发生腐败等行为。

  七、37.中央银行的作用很多,但其职能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有权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这种发行权的独占,一方面有利于防止信用膨胀、货币紊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了操作工具和资金。(2)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交易对象,而不与工商企业和私人发生直接关系。因而是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也叫政府的银行,这并不是指银行的资本所有权属于国家,而是说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贯彻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38.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机构,主要是用别人的钱来放款,即以增加负债来增加增产的。其业务范围包括:

  (1)负债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人的货币款项。

  (2)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集聚的资金加以运用以取得收益的业务。

  (3)中间业务及其他业务。凡是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

  39.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这就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社会一般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信用中介作用,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促进生产扩大。 (2)支付中介作用,有助于加速资金周转,促进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

  (3)变社会各阶层储蓄为资本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社会总资本的闲置份额,扩大了社会总资本的可用量。

  (4)创造信用的作用,指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商业银行创造的派生存款将会数倍于原始存款,从而扩大社会信用规模。

  40.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模式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类:(1)独立型,即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之外,直接对国会负责,可以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及采取措施,政府不得直接对其发布命令和指示,不得干预货币政策的实施,发生矛盾只能协商解决,但中央银行的首脑均由该国政府最高首脑任免,德国和美国的央行属于这种模式。(2)准独立型,即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但保持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独立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政府对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行政干预权,如日本、英国属于这种模式。(3)附属型,即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直接指令,制定货币政策及其所采取的措施都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停止,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如意大利等国家属于此模式。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