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工学类 >> 仪器分析、检验仪器原理及维护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仪器分析、检验仪器原理及维护》专项习题:论述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2月28日]  【

  6. 简述厌氧培养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为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由手套操作箱和缓冲室(传递箱)两个部分组成,操作箱内还附有小型恒温培养箱。缓冲室是一个传递舱,具有内外两个门,在其后部与一个间歇真空泵相连,缓冲室随时可自动抽气换气造成无氧环境,在缓冲室的后部,连接有厌氧气体管。手套操作箱的前面装有塑料手套,操作者双手经手套伸入箱内操作,使操作箱与外界隔绝。操作箱内侧门与缓冲室相通,由操作者用塑料手套控制开启。小型恒温培养箱中细胞培养室的操作温度通常是固定35℃,变化范围是“(室温+4)℃~70℃”,控制精度为±0.3℃。当温度超高温时,会发出报警。

  7. 简述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答:血气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电极、管路和电路三大部分。

  其工作原理是:被测血液样品在管路系统的抽吸下,进入样品室内的测量毛细管中。测量毛细管的管壁上开有四个孔,孔内分别插有pH、PCO2和PO2三支测量电极和一支参比电极。其中,pH和pH参比电极共同组成对pH值的测量系统。血液样品进入样品室的测量管后,管路系统停止抽吸,样品同时被四个电极所感测。电极产生对应于pH、PCO2和PO2三项参数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分别经放大、模数转换后送到微处理机。经微机处理系统处理、运算后,再分别被送到各自的显示单元显示或打印机打印出测量结果。测量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温度控制、管道系统的动作等均由微机或计算机芯片控制。

  8. 简述气套式CO2培养箱的结构特点。

  答:①直接加热,加热组件环绕所有外夹套,能均匀加热并用玻璃纤维绝缘包绕;②箱体不需注水、排水,无溢出或缺水警报;③CO2取样口处于箱体的前部;④与水套式相比重量较轻;⑤采用过温保护系统,当温度过高可自动切断电源;⑥可选配HEPA过滤系统,箱体内气体每分钟被过滤一次,快速达到100级气体质量,能为细胞提供理想环境。

  9. 简述毛细管电泳基本工作原理和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答:毛细管电泳基本工作原理:毛细管电泳技术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或毛细管分离法。溶液中的带电粒子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沿毛细管通道,以不同速度向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迁移,并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高灵敏度,高速度,高分辨率,样品少,成本低,易自动化,应用范围广。

  10.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过程。

  答:气相色谱仪主要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记录系统及电源、电子线路等构成。气源提供的载气减压后,经净化干燥器净化,再通过稳压和稳流环节,以保证得到流动平稳、洁净的载气作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当气化室、分离柱、检测器达到操作所需的温度,且载气流量平衡时,将样品由进样器注入,气态样品或经气化室气化了的液态样品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开始分离过程。由于样品中各组分对两相的分配系数等方面的差异,在色谱柱中经过反复多次吸附-脱附或溶解-析出的分配过程后,依次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把流入的组分定量地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后,送往显示与记录系统,就可得到被测样品各个组分的色谱图。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