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工学类 >>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随堂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月22日]  【

  51.机械加工余量:在铸件加工表面上留出的,准备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52. 铸件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原则1减少和简化分型面2铸件外型应力求简单3应有一定的结构斜度4铸件结构要有利于节省型芯及便于型芯的定位,固定,排气和清理

  53.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的结构设计的要求1铸件壁厚合理。壁厚过小,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壁厚过大,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2铸件壁厚应均匀3铸件壁的连接应合理4铸件应尽量避免有过大的平面

  54.铸件壁连接处设计应注意的原则1铸件壁的连接处或转角处应有结构圆角2避免交叉和锐角连接3厚壁与薄壁间的连接要逐步过渡4避免受阻收缩

  55.金属型铸件的结构设计1铸件应能顺利地出型,尤应便于金属型芯的抽出2铸件的壁厚差别不能太大,以防止出现缩松或裂纹3为便于金属型芯的安放及抽出,铸孔的孔径不能过小,过深

  56.对压铸件形状和结构上的要求1消除内侧凹2避免或减少抽芯部位3避免有交叉型芯

  57.计算机在铸造中的应用大致有三个方面1计算机辅助设计,2数值模拟技术3计算机辅助铸造工艺过程

  58.金属塑性成形与其他成形方法比较的特点1消除缺陷,细化晶粒,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2材料利用率高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4零件的精度较高,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缺点:不能加工脆性材料和形状特别复杂或体积特别大的零件或毛坯,且一次性投资高

  59.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

  60.冷变形的优点;制作精度好,表面粗糙度小,劳动条件好,可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缺点是变形抗力大,对工模具要求高,且在变形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塑性降低等现象

  61.热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

  62.热变形的优点:塑性良好,变形抗力小,容易加工变形,缺点:在高温条件下金属容易产生氧化皮,所以制件的尺寸精度差,表面粗糙,而且劳动条件不好,需要配备专门加热设备

  63.金属的锻造性能:金属在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产品的难易程度

  64.轧制:金属坯料在两个回转轧辊的孔隙中受压变形以获得各种产品的加工方法

  65.挤压:金属坯料在挤压模内受压被挤出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

  66.挤压可分为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和径向挤压

  67.拉拔:将金属坯料拉过拉拔模的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

  68.自由锻:金属坯料在上下砥铁间受冲击力或压力而变形的加工方法

  69.模锻:金属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锻模模腔内受冲击力或压力而变形的加工方法

  70.模锻与自由锻比具有的优点:1生产率较高,锻件成本低2能锻造形状较复杂的锻件3锻件尺寸较精确,表面质量好,加工余量小4锻件内部流线分布更合理5操作简便,劳动强度较低

  71.模锻的缺点:1设备投资大2模具费用昂贵3工艺灵活性较差4生产准备周期较长

  72.板料冲压:金属板料在冲模之间受压力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工方法

  73.板料冲压的特点:2可以冲压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并且能使其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2冲压件表面光滑且有足够的尺寸精度,互换性好3操作简单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率高4冲模制造复杂,大批量冲压生产时才能使冲压件成本降低

  74.冲裁:利用凹凸模使坯料按封闭轮廓分离的工序

  75.弯曲:将板料,型材或管材在弯矩作用下弯成具有一定圆弧和角度的变形工序

  76.回弹:弯曲结束后,弯曲角会自动略微增大的现象

  77.拉深:使平板坯料变成中空型零件或使中空型零件深度加深的变形工序

  78.成形工艺: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式来改变工件或坯料形状的各种加工工艺方法

  79.压肋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成形:1用金属模局部拉深成形,只要凸模与凹模根据工件形状加工出相吻合的形状即可2对于大而薄的工件,可以用橡胶及软金属铅等成形

  80.胀形:将直径较小的空心工件或管状毛坯由内向外膨胀成为直径较大的曲面零件的成形方法

  81.翻边:使平板坯料上的孔或外圆获得内外凸缘的变形工序

  82.精密模锻工艺要点:1精确计算原始坯料的重量和尺寸,并严格按照此下料2精细清理坯料表面3采用无氧化或少氧化的保护气氛加热4选用刚度大,精度高的锻造设备,5采用高精度的模具6模锻时要很好地进行润滑及冷却锻模

  83.根据零件图绘制模锻件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1分模面2余量及锻件公差3模锻斜度4圆角半径5冲孔连皮

  84.为防止坯料被拉穿,应采取如下工艺措施:1凹凸模必须有合理的圆角2合理的凹凸模间隙Z 3合理的拉深系数m 4润滑

  85.拉深件的结构设计:1拉深件形状应力力求简单,对称,尽量采用回转体,尤其是圆筒形,并尽量减少拉深件深度,以利于制模和减少拉深次数2拉深件各转角的圆角半径不宜过小,以免增加拉深次数和整形工序3拉深件上的孔应避开转角处,以防止孔变形或利于冲孔

  86.焊接:利用局部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分离的两部分金属,通过原子的扩散与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一种工艺方法

  87.焊接的方法可以分为熔焊,压焊,钎焊

  88.焊接的特点:应用特别广泛,其成形方便,适应性强,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连接性能好,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

  89.熔焊冶金特点:1冶金反应温度高2冶金过程短3冶金条件差

  90.改善焊接接头金属组织及性能的措施1加强对焊缝金属的保护,防止焊接时各种杂质进入焊接区2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尽量使熔化区及热影响区减至最小3对焊后的焊件进行整体或局部热处理,以消除焊件内应力,细化晶粒,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

  91.减少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1反变形法2刚性固定法3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参数4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

  92.减少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1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尽量使焊缝能自由收缩,先焊收缩量比较大的焊缝2在焊接封闭焊缝或其它刚性较大,自由度较小的焊缝时,可以采用取反变形来增加焊缝的自由度3锤击或辗压焊缝,每焊一道焊缝用带小圆弧面的风枪或小手锤锤击焊缝区,使焊缝得到延伸,也可降低焊接应力4在结构适当部位加热使之伸长,加热区的伸长带动焊接部位,使它产生一个与焊缝收缩方向相反的变形

  93.热裂纹的防止可采用的措施:1限制母材和焊接材料的低熔点杂质2控制焊接规范,适当提高焊缝成形系数3调整焊缝化学成分,避免低熔点共晶物和细化焊缝晶粒,提高塑性,减少偏析4减少焊接拉应力5操作上填满弧坑

  94.防止延迟裂纹的措施:1减少氢来源2避免产生淬硬组织3降低焊接应力4焊后立即进行消氢处理,以减少氢的危害

  95.焊剂的作用;1保护作用,因焊剂熔化后产生气体和熔渣,保护着电弧和熔池2起脱氧和渗合金的作用

  96.埋弧焊的特点:1焊剂和熔渣具有隔热作用,热能利用率高,焊接速度快,效率高2焊接质量高,表面光滑美观3无弧光,无飞溅,劳功强度轻,劳动条件好4焊丝利用率高,焊剂用量少,且便宜,并且可以不开或少开坡口

  97.钎焊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烙铁加热,火焰加热,电阻加热,感应加热,浸渍加热和炉中加热脱模斜度的选取原则1在满足制品尺寸公差要求的前提下,脱模斜度可取得大一些2塑料收缩率大时,应选用较大的脱模斜度3当制品壁较厚时,应选用较大的脱模斜度4制品较高,较大时,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5取斜度的方向一般为内孔以小端为基准,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98.加强肋的作用是在不增加制品壁厚的条件下提高制品的刚度和强度,可以防止制品翘曲变形

  99.塑料制品中的镶入嵌件的目的提高制品局部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或是增加制品尺寸及形状的稳定性,或者是为了降低塑料的消耗

  100.金属嵌件的设计基本原则1嵌件应尽可能采用圆形或对称形状2嵌件周围的壁厚应足够大3金属嵌件嵌入部分的周边应有倒角,以减少周围塑料冷却时产生的应力集中4嵌件必须可靠定位5嵌件自由伸出长度不宜超过其定位部分直径的2倍

  101.分型面:模具上用以取出制品及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202.分型面位置的选择原则1分型面应设在制品最大截面处2分型面应避免在光滑的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3分型面应尽量选在能使制品留在动模内的地方4对于同轴度要求高的制品,在选择分型面时,可把要求同轴的部分放在分型面的同一侧

  203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固溶强化的原因是晶格畸变。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更加困难,提高了金属的强度和硬度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