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公共课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习题:第7章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23日]  【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能够(  )。

  A.生产出使用价值  B.再生产已耗费的原材料价值 C.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

  D.生产出剩余价值 E.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1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  )。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 B.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对立

  C.集中爆发的形式就是经济危机 D.绝对过剩人口增加

  13.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

  A.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只有住劳动了以短,资本家才支付给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E工资依劳动熟练程度大小而不同

  14.加快资本周转具有的重要经济意义是指(  )。

  A.节约预付资本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降低年利润率   D.加快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速度

  15.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   D.不变资本 E.商品资本

  16.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

  A.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剥削方法,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后期的剥削方法

  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二者有共同的本质,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D.绝对剩余价值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则不是

  E.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17.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靠(  )。

  A.压低工人实际工资 B.提高商品价格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降低劳动力价值 E.延长工作日

  1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

  A.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B.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C.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属于资本家支配   D.工人和资本家共同管理

  三、判断题

  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产品消费过程。 ( )

  2.生产成本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 )

  3.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是货币要变为资本,用资本去购买劳动力。 ( )

  4.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 )

  5.剩余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 )

  6.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产生。 (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C 5.C6.D 7.B 8.C 9.C 10.B

  11.B 12.B 13.D 14.A 15.D16.D 17.C 18.C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E 3.ACE 4.ABD 5.ABCDE6.ABCE 7.ABC 8.CD 9.ABCD 10.ABCD11.ACDE 12.ABC 13.BCE 14.ABD 15.ACE16.CDE 17.CD 18.A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