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公共课 >> 大学语文(本)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七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3月26日]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描述,正确的有( ACD )

  A、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

  B、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道理

  C、对专制独裁和战争妖魔深恶痛绝

  D、宣扬献身科学的“宗教感情”

  E、演讲风格坦诚自然,深刻锐利

  22、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包含使动词的有( AC )

  A、舞幽壑之潜蛟

  B、寄蜉蝣于天地

  C、泣孤舟之嫠妇

  D、挟飞仙以遨游

  E、哀吾生之须臾

  23、《我与地坛》中,作者赋于地坛的象征意义有( ACD )

  A、深沉的母爱

  B、建筑的壮美

  C、“我”倔强的“心魂”

  D、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

  E、死亡的慰藉

  24、《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 ABDE )

  A、期约不遇的忧伤

  B、向往理想的爱情

  C、终成眷属的喜悦

  D、反复追寻的执著

  E、暂且逍遥的自慰

  25、《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的体现有(A B )

  A、一实一虚,双线并行

  B、结局巧合,出人意料

  C、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D、运用倒叙,制造悬念

  E、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2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函:用匣子装

  28、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乖:违背

  29、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生存,存活

  3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自矜:自负、自夸

  31、而朩之性日以离矣。

  离:丧失

  32、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则效:仿效学习

  33、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颦蹙:皱眉头

  34、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朋。

  幸:希望

  35、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锐身自任:挺身担起责任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写出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意义。

  答:说明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B、“孟子对曰”中主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类比论证

  C、这里体现出孟子散文怎样的论辩艺术?

  答:体现孟子欲擒故纵、偱偱善诱”的论辩艺术。

  37、阅读《先妣事略》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A、“然犹以为母寝也”属于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答:细节描写

  B、指出文中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母亲性格的语句。

  答: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侧面烘托悲情;以二子肖母也。侧面描写母亲的肖像。

  C、“有光七岁.....”这一段文字表现了母亲性格特征的哪一个方面?

  答:严以教子

  38、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A、本段文字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答:象征抒情

  B、说出枣树和天空的寓意。

  答:枣树象征着顽强反抗击黑暗的勇士。天空象征着统治者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C、本段文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营造了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

  39、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A、指出描绘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

  答: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闲来垂钓碧溪上”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

  答:吕尚(姜子牙)的典故。

  C、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 借典故、像征抒情,语言的起伏跌宕。

  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大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一条绣花大红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红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

  答:儿子结婚的日子。

  B、从“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看,金鲤鱼的思想感情如何?

  答:梦想取得正房一样的地位,思想上深深打上等级观念的烙印。

  C、这里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金鲤鱼?

  答:心理描写。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