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公共课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试题及答案:第6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20日]  【

  参考答案(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C 6.A 7.D 8.C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DE 4.CD 5.AB

  6.ACD 7.ABC 8.ABC 9.AB 10.ABCDE

  三、辨析题

  1.错误。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奋斗,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共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1952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确立,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错误。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业和工业关系极为密切,农业对工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重要出口物资,农业是积累的主要来源。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必须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但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必须走一条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3.错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4.错误。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的产生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的产物。中国近代的官僚资本最主要特征就是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同时,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就使没收官僚资本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但是另一方面,官僚资本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使这部分控制辚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所以,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5.错误。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的。当时,国家运用政权的威力使旧中国依附于帝国主义,占全国工业资本总额三分之二左右,占工业、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总额80%左右的官僚资本成为国营资本。这些企业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国营经济,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对民族资本,国家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而没有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这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材料分析题

  1.引文反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要把国内外一切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可以争取,反动势力也要争取化消极为积极因素,为一个共同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引文说明中国人民面前只有两条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是侧向帝国主义,就是侧向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我们要时刻警惕,对反动派不能发善心,心软是不行的,那么它会侵略你。

  五、论述题

  1.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体表现为:①和平赎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运用政权的力量,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②逐步过渡。③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④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首先,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看: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③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中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以上充分说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3.1953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是: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革命性质转变的标志。②总路线在国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③在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④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1953年起,用1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它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独创性,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划时代纲领和历史性宣言。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