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西方心理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西方心理史》第十一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3月5日]  【

  三、霍尔特、拉施里、亨特、魏斯等早期行为主义者的主要观点

  (一)霍尔特

  霍尔特(1873-1964)是新实在论哲学家兼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代表著作有《意识的概念》(1914)、《弗洛伊德的愿望及其在论理学中的地位》(1915)。

  霍尔特否认客观事物与其主观映像的区别,反对洛克关于客体的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区别,认为只有如此,才可以使认识得到解脱而皈依对物的朴素观点。在此基础上,霍尔特反对神经特殊能说。认为神经中枢除了具有传递作用外,不起任何加工作用,从而为行为主义在心理与神经系统的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哲学依据。他信奉实用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所谓意识、心理世界,都是由人的特定反应所规定了的环境事物,从而为行为主义把心理等同于行为的观点提供了哲学依据。

  (二)拉施里

  拉施里(1898-1958),行为主义者,华生的学生。主要著作有《意识的行为主义解释》(1923)、《脑的机制与智力》(1929)。

  (1)在意识与行为问题上,拉施里否认意识是作为不同于行为的东西的存在,认为有意识行为与无意识行为只有程度上的差异,并没有质的区别;认为意识的内容只能是意识对象的客观事物,而不包括被传统心理学叫做"意识"的东西。

  (2)在内省问题上,拉施里把内省理解为通过内部感官对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所进行的观察。

  (3)在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问题上,拉施里与华生的观点不同。拉施里认为,没有生理学则行为主义很难进展,两者之间很难截然分开。

  (4)拉施里提出了大脑皮层的整体说和等势说,认为神经系统整合的复杂性大大超出反射说所允许的限制。等势是指,切除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对动物的学习效率并不发生不同的影响;整体性指切除大脑皮层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大小以切除份量的多少为转移,切除份量越多,所学活动愈复杂,受影响就越大。

  (三)亨特

  亨特(1889-1953),极端的行为主义者。主要著作有《动物和儿童的延迟反应》(1914)、《心理学和人类行为学》(1926)。

  (1)在意识与行为的关系上,亨特认为,心与物之间没有区别。

  (2)在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问题上,亨特与华生的观点一致。认为无法在生理学中找到心理问题的解答。

  (3)亨特通过关于动物与儿童的延迟反应的实验研究,推论出观念性或心理的东西,不过是由身体姿势或机体内部变化所产生的动觉。

  (四)魏斯

  魏斯(1879-1931),行为主义者。主要著作为《人类行为的理论基础》(1952)。

  魏斯侧重于把人的社会行为还原为自然行为或生物行为。他把心理学看作是自然科学隐身到社会科学的中介环节。他不承认社会因素是非物理或超物理的,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以物理和数学的方法来解释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成就。

  魏斯虽然认为研究人的行为时,要注意人的社会性,但他的目的却是从本质上消除行为的社会性特点,以维护人和动物的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的观点。他认为,社会关系归根结底不过是生物物理关系,最后可还原为刺激-反应关系。

  四、本章小结

  (一)本章概述:本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1.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即社会背景、哲学背景和心理学背景。

  2.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包括华生对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对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看法,华生与巴甫洛夫的分歧以及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思想,然后对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进行了评价。

  3.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如霍尔特、拉施里、亨特、魏斯等的主要观点。

  (二)对行为主义的概述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有霍尔特、拉施里·亨特和魏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总的来说,早期行为主义者,多半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使人们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等最根本问题的看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方法论方面,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但他们把行为说成是完全被动的,这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适应性等特别不符。从而迫使一些行为主义者开始寻找一条出路,以便既能维护行为的严格决定论,又能解释行为的不确定性。

自考真题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61346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