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章节试题:第10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1日]  【

  四、问答题

  1 .什么是有效教学评价?它有哪些特点?

  有效教学评价是在有效教学评价原则指导下的评价主体间通过有效的交流方式采用一定的评价内容与标准进行的对教学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活动。

  第一,评价对象的丰富、全面性,同时具有针对性。

  第二,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第三,评价的着眼点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不同。

  2 .专家作为有效教学的多元评价主体之一,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专家不仅学有专长、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德高望重,他们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权威。他们一般接受学校管理部门的聘请 ( 如学校教学督导 ) ,能较好地掌握评价标准,专家的工作方式比较灵活,有权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在不同的群体 ( 如学生、同行教师和管理者 ) 中展开调查。

  专家评价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比较广泛、深入地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这类评价主体兼具同行评价与督导评价的优势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业内专家能比较准确的评价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把握情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更加中肯。同时,专家听课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使专家本人也得到一定的启发,而受评教师一般乐于接受业内专家的评价结果 。

  但是专家评价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科性质不同,专家不可能对每个学科、每门课程都十分熟悉,专家也不可能对所有教师进行系统听课和考查,所以专家难以对某位教师的教学状况做出全面的评价,也难以对全体教师做出评价。此外,专家也难免会受到对所评教师原有印象的干扰。

  3 .有效教学目标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预设目标的评价标准: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学目标,并能完成对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制定内容具体、表述清楚、定位准确、便于操作的课时目标。

  生成目标的评价标准:教师能够通过和学生交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和专业判断明晰生成目标。

  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生成目标不断丰富和加深对预设目标的理解和反思,能对预设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形成教师和学生合作制定教学目标的方式和途径,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一致。

  4 .什么是有效教学的系统性评价原则?

  有效教学评价则主张用系统论的原理来分析教学,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它由多种因素构成: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评价应该指向所有这些因素,而不是仅仅指向学生,只有对教学系统进行整体评价,才能获取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控教学过程以最佳的状态运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有效教学评价不仅强调评价学生 ( 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形成等 ) ,而且强调评价教师 ( 教师的修养、教学的能力、教学水平、教学准备状态、教学艺术、教学的创造性和心理因素等 ) ;不仅强调评价教学过程 (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艺术的表现 ) ,而且主张评价教学输入 (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内容的选择 ) 和教学产出 ( 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 ) ;不仅重视评价学生个体 ( 了解差异 ) ,而且重视评价学生整体 ( 了解共同的问题 ) 。

  可以说,有效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整个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而且它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全部教学领域。

  5 .对教师的有效陈述行为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 1 )陈述行为简洁、趣味性强、节奏感强,吸引学生注意力

  ( 2 )陈述内容准确、逻辑清晰、条理清楚

  ( 3 )陈述内容能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

  ( 4 )陈述行为负载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5 )陈述行为时机恰当

  ( 6 )陈述涉及客观世界时真实、涉及社会世界时正确、涉及主观世界时真诚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