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小学教育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考试题:第10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4日]  【

  三、论述题

  1、教育和教学上如何因材施教?

  教育的对象是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在分析学生的差异心理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能动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在学生的心理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才能被他们接受而转化自己的需要,构成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环境要求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学生的心理获取发展。要提出适当的要求就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其知识能力的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工作。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然后才能针对需要进行激励,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并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发展高级需要,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

  (3)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每个学生的个性中都存在不同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教师的培养就在于调动起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并形成良好品德。因此,教师要首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其发展性即可改造性,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长处,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4)了解学生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教育塑造人是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不是制造“标准件”。因此,教师需了解学生的个性,扬长抑短,培养能适应社会的有良好个性的学生。

  2、论述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与性格特征进行教育。(P333)

  学生的气质、性格是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据,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进行教育。学生的气质类型不分好坏,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但每一种气质又都存在向某些积极或消极品质发展的可能,因此,必须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特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帮助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积极品质,克服消极品质。

  (2)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学生的性格常常影响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要针对学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其学习成绩。如对聪明而缺乏毅力的学生就要加强毅力锻炼。

  (3)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学生的性格差异复杂多样,有性格特征的差异,也表现为性格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甚至表现出相互矛盾的性格特征。因此,对其性格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抓住其中的本质方面,有的放矢,帮助其形成完善的性格。

  (4)掌握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发挥教育机智。教育机智除了出于教师有纯熟的教育经验和良好的个性特征,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的了解。只有摸透学生的“脾气”,才能采取有原则而又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