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模拟题及答案_第7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1日]  【

  名词解释

  1.音乐欣赏

  答案:一般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

  2材料因素调节

  答案:包括音乐材料和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两种。

  3.轮唱

  答案:两个小组(声部)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始演唱同一首歌曲。

  4专门性音乐活动

  答案: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的音乐教育活动。

  5.配器

  答案: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适的乐器,为幼儿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

  6.韵律动作组合

  答案: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集体舞、自娱舞等。

  7.适宜唤醒理论

  答案:大脑处于“适宜唤醒状态”或称“最佳唤醒状态”时,兴奋集中于与现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脑区,同时,与现实活动无关或关系疏远的脑区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只有在儿童的大脑处于“最佳唤醒状态”时,教师所期望的最佳学习状态才可能出现。

  8.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答案:各种既应用了音乐又并非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其他教育活动。这种音乐活动既有教师发起组织的,也有幼儿自发进行的;既有事先计划好的,也有随机开展的。

  9.身体节奏动作组合

  答案:这是一种近年来从国外介绍进来的韵律活动。组合中的动作均为简单的击打、顿踏动作,而且这些动作通常都是能够发出声音的。如击掌、拍击身体的某个部位、捻指、用不同的方法踏脚蹬。这种组合一般没有什么象征性的含义,但比较注意动作和音色变化的组织结构。

  10.适宜唤醒理论

  答案:人的神经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的条件之一,是脑的最佳唤醒状态,即兴奋集中于与现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脑区,同时,与现实活动无关或关系疏远的脑区,则出于相对抑制和状态。这是,活动中的个人会注意集中、精神焕发、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动作迅速而准确。

  11.即兴歌唱说话活动 \ 即兴歌唱说话

  答案:用歌唱或类似歌唱得方式来进行对话,将股市或其他语言活动或语言游戏活动。歌唱说话活动完全可以在任何音乐或非音乐的活动中进行,在即兴歌唱说话活动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气氛。

  12.审美教育

  答案:广义的审美教育通常被陈述为是一种追求培养和谐、完美、统一、美好人格的教育;狭义的审美教育通常被陈述为一种培养人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态度的教育。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