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备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7日]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 2.C 3.A  4.B  5.B 6.D 7.B 8.A 9.D 10.A

  11.C 12.C 13.B 14.C 15.C 16.C 17.C 18.C 19.B 20.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关系。P21

  儿童心理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因此也表现出可变性。比如,现在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变化的。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在处理两者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过分夸大其稳定性,以免忽视社会条件和教育工作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作用,也要反对过分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以免不顾儿童年龄特征而盲目地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要求。

  22.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及成因。P162

  答:(1)幼儿想象夸张性表现在:

  ①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如:幼儿画小孩放风筝,会把小孩的手画得很比身体长3倍。

  ②混淆假想与真实。如: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

  (2)造成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有:

  ①认知水平的限制。

  ②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③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2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P218~P243

  答:(1)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

  ①前言语阶段(0~1岁)

  ②言语发生阶段(1~3岁)

  ③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6、7岁)

  (2)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

  ①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

  ②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③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④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24.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表现。P284

  答:(1)道德感

  3岁前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2)美感

  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能从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美。

  (3)理智感

  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一般来说,5岁左右理智感已明显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如下棋、猜谜语等。

  25.婴儿依恋的类型及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P360~P363

  答:(1)婴儿依恋的类型:

  ①安全型

  ②回避型

  ③反抗型

  (2)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①婚姻关系

  ②家庭结构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试述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P106

  答:幼儿观察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级,幼儿初期大多处于低级水平,不能接受任务。幼儿中期能根据任务有目的地观察,但遇到困难或干扰时不能克服,不能坚持。6岁的幼儿开始逐渐能根据观察任务,有目的地克服困难和干扰,坚持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5岁幼儿有所提高,从6岁开始观察持续的时间显著增加。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不细致。经过细致的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幼儿对图画的观察经历四个阶段,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5)观察方法的形成。幼儿的观察,是以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的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顺序性的观察发展。

  27.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P328

  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前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渐地,儿童知道了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妈妈分离。随着孩子会叫“妈妈”,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8.卓尔的母亲是下岗女工,她很重视对卓尔的教育,在卓尔刚会说话时就教他数数和认字,但让母亲难堪的是: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要卓尔拿两个橘子,卓尔却拿了三个,卓尔的母亲开始担心卓尔的聪明程度。

  试问卓尔母亲的担心有道理吗?你能为卓尔的母亲提出哪些建议?

  答:卓尔母亲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卓尔刚会说话,说明他才1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孩子数数和认字的能力还远未发展起来。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结果,孩子大约要到3岁左右才会认数、认字。卓尔拿错橘子是正常的。

  给卓尔母亲的建议:

  ①对卓尔的发展不能太心急,可以看一些儿童心理方面的书,增加对孩子心理发展的认识。

  ②和卓尔做一些认数、点数、认字游戏,增加卓尔对数字和文字的敏感性,并积累经验。

  ③对卓尔的要求不要太高,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不要过多批评或丧失信心,以免卓尔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应尽可能鼓励他。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