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学前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2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7日]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6.A 7.B 8.C 9.A 10.D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简答题

  1.答: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言语的发生在1~3岁时期,说明了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逐渐发展,逐渐齐全,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需要认真的教育,不要以为为孩子还小。成人是否注重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技巧,对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发展很重要。

  2.答:(1)学会直立行走;

  (2)学会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四、论述题

  1.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是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而时间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而儿童的生理成熟受生活时间——年龄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发展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需要的。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带有客观规律性的制约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年龄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此外,在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时还要注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特征相区别。个别特征是指每个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它与年龄特征之间是一般性与个别性、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表现、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说,这一年龄阶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的辨证关系,既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以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否定本质特征。

  2.答:(1)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①最初步生活自理

  ②认识依靠行动

  ③情绪作用大

  ④爱模仿

  (2)举例说明

  3.答:(1)好问、好学。

  5~6岁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他们喜欢探索,还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收音机能说话,电视机里那些人躲在哪里。5~6岁儿童喜欢学习。他们喜欢动脑筋,做算术题、编故事、编谜语、下棋等等,都是他们喜欢的活动。每当学到一些新知识或解答一些智力活动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很满足。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

  5~6岁儿童已经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如能将物体图片按照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运用已经学会的一些概念,如能发现生活环境中的“三角形”;对因果关系有所理解,懂得物体沉浮的原因等。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儿童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如在观察活动中能学会按一定的方向或路线观察;在注意活动中,能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能用默默地跟着念、复述等方式帮助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兴趣,如有的爱玩球,有的爱看书;情绪也变得比较稳定、不那么外露。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