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项试题及答案:简答题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3日]  【

  16.简要说明加涅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

  加涅首先根据学习的情境、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销学习、语言的联合、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加涅后来根据学习结果即学到的能力将学习划分为五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17.简述动机形成的内因与外因。

  (1)动机的内因是需要和内驱力。(2)需要和内驱力的关系:需要引起内驱力,内驱力引起行为使需要得到满足。(3)动机的外因是目标、诱因和强化物。(4)内因与外因在动机形成中的关系;只有内因(如需要)而无外因(如目标),内因难以成为行为的推动力量;只有外因而无内因作为动力,行为难以持久。

  18.简述印刻与学习的区别。

  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1)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学习则是如此;(2)印刻是不可逆的。而学习则不会这样;(3)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而需要多次尝试;(4)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19.简述初中生社会化发展的任务。

  (1)谋求独立;(2)确定自我;(3)获得性别角色。(4)准备适应“性”的成熟;(5)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

  20.简要说明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模型。

  加涅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图由加工系统(或操作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或预期)系统组成。(1)加工系统(或操作系统)包括感受器、感觉登记器(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反应生成器和反应器组成。(2)执行控制和期望系统对整个操作系统的各个部分都起调节与控制作用。执行控制负责调节感受系统使之选择适当的信息予以注意;同时对工作记忆的加工方式、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表征形式的选择以及长时记忆中知识提取线索的选择等进行监控;对解决任务的计划的执行予以监督。期望指人的信息加工活动受目的指引。(3)加涅认为有效的学习是操作系统、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三个内部系统协同活动并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1.简述动机对行为所具有的功能。

  (1)动机引起行为;(2)动机维持行为;(3)动机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22.简述华生的儿童教育观。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2)反对体罚儿童;(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4)对幼儿养护方面,提出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5)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23.简要说明元认知对策略学习的影响。

  (1)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2)促使学生对学习情境变化的敏感;(3)诱导学生在特定学习情境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4)使得学生客观评估自己的成绩,并调整学习方法。

  24.简述婴幼儿两个信号系统发展的过程。

  阶段1,直接刺激——直接反应。7、8个月以前;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8个月以后;阶段3,具体刺激——词的反应。1——1.5岁;阶段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1.5岁以后。真正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开始发展起来。幼儿期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逐渐降低,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

  25.简述初中生思维发展的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徘瑞将青少年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凡事总要问一个“什么是正确”的答案。第二阶段:多元论阶段,认识到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第三阶段:相对论阶段,认识到“一切事情要看情况来定。”第四阶段:约定论阶段,特点是“这对于我来说是正确的”。

  26.简要说明“关键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关键期是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关键期。因而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针对相应的关键期,给予儿童科学、高效的教育指导,帮助儿童快速发展,解决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当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并不是绝对的,错过了关键期并不意味着心理就不再发展。

  27.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是:(1)从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举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2)从未分化的学习兴趣发展为不同学科的内容分化性的兴趣;(3)对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感兴趣,同时对抽象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4)对以游戏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的兴趣在逐步下降;(5)阅读兴趣从对课内阅读感兴趣发展为对课外阅读感兴趣,从对阅读童话故事向阅读科普读物感兴趣发展,对读物中人物、思想的兴趣在增长。

  28.简述观察学习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注意过程:观察者的特征、榜样的特征、榜样与观察者的关系。(2)保持过程:表象、言语编码。(3)动作再现过程:认知组织、动作监控;(4)动机过程:替代强化、直接强化、自我强化。

  2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相爱与归属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30.简要说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遵循的发展性原则的主要内涵。

  ①发展性原则是指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②主要内涵:(1)思想上树立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2)坚持教育是促进人心理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的观点。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