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教育经济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6年自考《教育经济学》专项练习题集二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6月1日]  【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的萌芽。教育经济学首先产生于西方社会,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因此答案是A。

  2.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功能,论述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

  3.A【解析】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人力资本”概念由他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沃尔什是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人。正确答案是A。

  4.A【解析】人的需求涉及许多方面,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是出于受教育后个人所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包括精神生活的需求、物质生活的需求、社会地位需求。选项A属于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

  5.★D【解析】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矛盾及调节机制。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教育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教育需求与个体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供给与教育结构需求间的矛盾。因此,正确答案是D。

  6.A 【解析】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选项C托夫勒、D奈斯比特论述的是“知识经济”的概念。

  7.D 【解析】教育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联系,表现为教育对专门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上,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作用是提高劳动力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选项A、B、C过于片面化。

  8.B【解析】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由两大部分组成: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选项A、C、D是从投资主体角度来说的。

  9.A【解析】义务教育年限的长短、普及率高低是发展规模指标,实施义务教育人口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选项A是正确的。

  10.★A【解析】世界平均水平为5.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6.1%,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0%,亚洲各国平均水平为5.0%。正确答案是A。选项C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4年、2008年的真题中都考查过。

  11.D【解析】教育财力构成,一般由个人消费部分和公用消费部分组成。选项A、B、C都属于个人消费,选项D属于公用消费。

  12. A考查教师工作效率的指标包括:教师平均课时数、教师平均课程门数、就是平均班级数。选项A教师利用率是教育投资人力资源利用指标的分项指标之一。

  13.★D【解析】教育资源的运用至少须采用一个单位体现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可分性。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是考查热点:2004年、2006年分别以论述题的形式给予考查,2007年以简答题形式给予考查,2008年以选择题的形式给予考查。

  14.C【解析】余数分析方法是舒尔茨提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是丹尼森提出的,“费用——效率”分析计算法是萨卡罗普洛斯。现值折算法是沃尔什提出的,正确答案是C。

  15.A【解析】一个学校办得好坏,教师劳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为正确答案。选项B、C、D是建立新的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议。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liujia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