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中级财务会计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中级财务会计》章节习题及答案:第3章_第7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26日]  【

  3. Y公司2006年9月1日,对融资租入一条生产线进行改良,领用一批用于改良的物料价款为39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6300元,原购入时所支付的运输费为375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生产线安装时,领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价值363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171元;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成本为48000元,计税价格50000元,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10%,应付安装工人的工资为7200元;生产线于2007年12月份改良完工。该生产线的剩余租赁期为10年,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预计到下次装修还有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08年的折旧及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购买和领用物料时:

  借:工程物资 460050(390000+66300+3750)

  贷:银行存款 460050

  借:在建工程 460050

  贷:工程物资 460050

  (2)领用本公司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42471

  贷:原材料 36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171

  (3)领用本公司产品

  借:在建工程 61500

  贷:库存商品 4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 50000×17%)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00 (50000×10%)

  (4)应付安装工人工资

  借:在建工程 7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200

  (5)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571221(460050+42471+61500+7200)

  贷:在建工程 571221

  (6)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571221÷8=71402.625(元)。

  借:制造费用 71402.625

  贷:累计折旧 71402.625

  4. 甲公司生产线一条,原价为1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生产线已使用3年,已提折旧为700000元。2006年12月对该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以银行存款支付改良支出240000元。改造后的生产线预计还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0。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借:在建工程 700000

  累计折旧 700000

  贷:固定资产 1400000

  (2)借:在建工程 240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0

  (3)借:固定资产 940000

  贷:在建工程 940000

  (4)改造后的生产线年折旧额= 940000/4=235000(元)

  借:制造费用   235000

  贷:累计折旧    235000

  5. Y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其2003年到2007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3年12月12日,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为8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20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2004年12月31日,丙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3)2005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

  (4)2006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0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1万元。2006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

  (5)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丙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45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28.5万元,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1)编制2003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3)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05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5)编制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6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06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8)计算2007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9)编制2007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借:固定资产 605(500+85+20)

  贷:银行存款 605

  (2)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605-5)/10=60(万元)

  (3)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5-60)-500=45(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4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5

  (4)2005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500-5)/9=55(万元)

  (5)编制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445

  累计折旧 11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5

  贷:固定资产 605

  (6)编制2006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30

  贷:银行存款 30

  借:固定资产 475

  贷:在建工程 475

  (7)2006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75-11)/8×9/12=43.5(万元)

  (8)2007年年末处置时的账面价值=475-43.5-(475-11)/8=373.5(万元)

  处置净损失=373.5-45-28.5+5=305(万元)。

  (9)编制2007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373.5

  累计折旧 101.5 (43.5+58)

  贷:固定资产 475

  借:银行存款 45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

  借:银行存款 28.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8.5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贷:银行存款 5

  借:营业外支出 305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5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