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经济思想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年自考《经济思想史》章节试题及答案:第十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1月13日]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二、思考题

  1.19世纪初期的经济论战的性质是什么?

  19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批拥护李嘉图经济学说的经济学家,他们被称为李嘉图学派。李嘉图学派和以马尔萨斯为首的反对李嘉图经济学说的经济学家之间,发生了一场经济学的理论论战。论战的结果,促成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变化。

  2.19世纪初期的经济论战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当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还居于幕后,资产阶级还没有完全夺得政权。资产阶级反对土地贵族阶级的斗争,在政治上是争取议会改革,经济上是废除谷物法,理论上则是宣传李嘉图的地租学说。但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潜在地威胁着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已经在联合无产阶级反对土地所有者阶级的斗争中,感到了这个潜在的敌人的威胁。李嘉图的价值和利润学说毫不掩饰地揭示了这一矛盾,为英国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李嘉图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武器。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已经感到李嘉图的理论正成为充满危机的学说。

  3.何谓“李嘉图主义者”?

  19世纪2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以李嘉图学说为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在应用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上作了最初尝试,并按自己的观点,把李嘉图经济学说用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论证他们的社会主义学说,曾起过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启发工人觉悟的作用。但理论上没有摆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限制。

  4.怎样理解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19世纪初期的经济论战最终导致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是因为在李嘉图学说体系中存在着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一,价值规律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李嘉图没有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因此不能说明剩余价值在价值规律内的合理来源。第二,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李嘉图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和利润,跳过了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转化过程,因而不能解决这个矛盾。

  对这两个矛盾,斯密和李嘉图都没有十分明确的意识。

  5.谈谈19世纪初期的经济论战及李嘉图学派解体的意义。

  这次论战最终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和其他价值论的得势。从本质上说,论战双方都反映了当时阶级斗争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结果上说,双方都促成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变化。

  在论战中,反对派的主要观点,是以“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和其他价值理论,来代替古典派的劳动价值理论,拥护派的主要观点,则是以歪曲和诡辩,直接修改古典派的劳动价值理论。这样,从导致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来说,拥护派起的作用反而更大一些。但是论战的结果对以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来说,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填空题

  1.李嘉图学派,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托马斯·德·昆西,马尔萨斯

  2.劳动价值论,利润论

  3.价值规律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