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国际贸易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贸易》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1月10日]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见题目)

  二、多项选择题(见题目)

  三、计算题

  贸易差额=出口额-进口额=1.7-1.9=-0.2千亿美元=-200亿美元

  四、简答题

  1.(1)与关税壁垒比较,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够达到直接限制进口的目的;(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2.(1)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国家为了鼓励出口,对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一旦出现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按照担保数给予补偿。

  (2)通常商业保险不承保的出口风险项目(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都可向担保机构进行投保,而且保险费率很低,赔付率极高,为出口厂商和银行解决了后顾之忧,因而对于扩大出口起了促进作用。

  3.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普惠制有三个原则:即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所谓普遍的原则是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所谓非歧视的原则是指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不受歧视;所谓非互惠的原则是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4.(1)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按商品倾销的具体目的和倾销的程度不同,商品倾销有偶然性倾销、间歇性倾销或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等三种。商品倾销通常由企业进行,但有些国家设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外倾销商品。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垄断组织利用商品倾销争夺国外市场,这就加剧了它们之间在世界市场上的矛盾。

  (2)外汇倾销是指以降低本国货币汇率的方法来扩大商品出口,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了,提高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扩大了出口。不仅如此,货币贬值后,货币贬值国家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却上涨了,从而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因此,货币贬值起到了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

  五、论述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在:①促进了内部贸易的自由化;②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③加速了组织内部的资本集中和垄断;④改变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和流向;⑤加强了一体化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⑥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矛盾。

  2.属于民间贸易壁垒。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律、经营、沟通、生活等多方面冲突引起的。解决方法有:成立商会,寻求外交保护;进行战略联盟,在海外当地建厂、收购品牌;融入当地社会,造福一方;走出低价竞销误区。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