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中央银行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中央银行概论》精选题及答案(5)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1月30日]  【

  21.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型?(P82)

  答:①拥有较大独立性的中央银行体系:一般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直接对其下达指令,中央银行独立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主要代表是美国与德国的中央银行。②独立性稍低的中央银行体系:往往在名义上隶属于政府,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则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代表是英国和日本。③独立性较低的中央银行体系:直接隶属于财政部,行动与业务要接受政府的指令,意大利银行是代表。23.一国的本币发行和外汇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P171)

  答:①外汇是本币发行的资产保证。中央银行在发行货币时要有必要的资产保证,包括政府 公债、商业票据、银行票据、金银和外汇。②外汇的数量影响对本币的需求。一国对本币供应量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国内的实物产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和利率等因素,同时也受外汇数量的影响。当外汇要求兑换为本币时,中央银行直接或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地买进外汇,从而增加本币的供给。24.中央银行管理外债的目标是什么?(P182)

  答:中央银行管理外债的总目标是:使所借入的外债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催化剂,同时要避免将来出现偿债困难或债务危机。即以国外资本的流入赢得经济发展的时间。①保证借入的国外资金以适宜的或较好的贷款条件持续流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部门。②应使利用外债的项目,都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③通过外债管理,应能保证所借入的外债都能按时偿还。25.货币政策的内容是什么?(P201)

  答:(1)货币政策所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它包括:①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②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③用以调节和控制最终目标实现的各种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④货币政策指标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的效应。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包含了目标、手段和监控指标等一系列内容。(2)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首先对经济形势和金融形势进行分析,按照国家的 宏观经济总决策,根据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然后确定实现该目标的政策工具。但由于目标都是原则性的,工具不能对其产生直接作用,因此必须确定一个中介目标,以便通过对它的调节和控制实现最终目标。这个中介目标就包括了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政策一经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一系列金融方面的政策就相应确定。26.凯恩斯的局部均衡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244)

  答:(1)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①决定消费开支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消费是收入的线性函数,用公式表述为C=a+b*Y。②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是利率,投资量是利率的线性函数,其公式表述是I=IP-d*r。③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其中总需求假设只包括消费和投资,此时,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Y=C+I。

  (2)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①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②作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和作为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是收入的线性函数。其公式为:Mt=交易动机货币需求+预防动机货币需求 =L1(P*Y)=K*P*Y(K>0)或Mt*P=mt=K*Y。③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是利息率的函数,两者反方向变化,利率越 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否则反之。其公式为:Msp=L2(r)。 27.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式的内容和观点是什么?(P248)

  答:(1)机制:R→MS→A→C(I)→P→Y(2)观点:①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措施,如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以发放贷款和购买有价证券。②社会公众持有的货币量增加。原有的资产组合均衡被打破,人们要把富余的货币花掉,用于购买各种资产,包括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以及耐用消费品等。这种支出改变了各种资产在总财富中占有的比例,发生资产结构调整,同时也影响各种资产的价格(如有价证券的利率会变动)和商品供应的数量。③当债券价格上涨,收益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实际资产的购买,使实际资产价格上涨。这样,金融资产和实际资产价格都上涨,利率下降,刺激了实际资产的生产增加,最后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物价的普遍上涨。④在短期内,由于生产资源、就业状况不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会在价格和产量之间发生不同比例的分割。生产越是接近充分就业水平,货币增长率的加速对价 格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对产量水平的影响就越小。 28.个人或家庭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P280)

  答:①收入水平;②收入的时间间隔;③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将其他金融资产转化成货币所需的费用;④金融服务水平。

  29.国际收支反映了哪些方面的资金转移?(P134)

  答:①一国与他国之间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②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他国债权、债务的所有权关系的变化和其他变化;③不要求偿还的单方转移,以及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用来平衡某些不能相互抵消的对外交易和变化项目的相对应项目。30.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P261)

  答:(1)划分依据:货币流动性。(2)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责编:61346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