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企业经济统计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精选题及答案(7)_第5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1月30日]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A 6、A 7、A 8、C 9、B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CD 3、ABCD 4、ACD

  三、填空题

  1. 平均指标时间序列

  3. 长期趋势

  4. 趋势剔除法

  6. 1200%

  7. 12

  8. 两

  9. 增长1%绝对值

  10. 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水平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 答:时间序列是指某一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例如,工农业总产值按年度顺序排列起来的序列;某种商品销售量按季度或月度排列起来的序列等等都是时间序列。时间序列一般用
表示,t为时间。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编制和分析时间序列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为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趋势及变化规律提供基本统计数据。

  (2)通过计算分析指标,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方向、速度及结果。

  (3)对若干相互关联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动态演变关系。

  (4)建立数学模型,揭示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对未来进行预测。

  2. 答:编制时间序列要遵循可比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序列中各指标所属时间长短应前后一致;

  (2)时间序列中各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总体范围应一致;

  (3)时间序列中各指标的经济内容应一致;

  (4)时间序列中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相同;

  (5)时间序列中各指标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要一致。

  3. 答:(1)发展水平。发展水平即时间序列中每一具体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内实际达到的规模或水平。发展水平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2)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又称为时序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将时间序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3)增长量。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又称为增长水平。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绝对数量。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4)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各逐期增长量的时序平均数,也称为平均增长水平,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也属于时序(动态)平均数范畴,可以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5)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6)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如果其值为正,表示水平增长了;如果其值为负,表示水平下降了。因此增长速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降低了百分之几。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7)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通称为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发展速度变化的程度。平均增长速度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增长的程度。平均增长速度可依据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的关系通过平均发展速度求得。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 1

  4. 答:长期趋势分析就是要排除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对其发展变化的总趋势作出判断,因此就必须对原有序列进行科学的处理,也就是对原有的时间序列进行修正。

  (1)移动平均法。也称为时间序列修匀,分别选取若干项指标值平均,逐期移动,计算各时期的长期趋势值。移动平均的目的是消除其他变动S、C、R,因此根据分析资料的不同,如果是年度资料,移动平均的项数取循环变动的周期;如果季度资料,移动平均的项数取4;如果是月份资料,移动平均的项数取12。

  (2)趋势方程法

  趋势方程法也称为数学模型法或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法。根据长期趋势是直线还是曲线(二次抛物线、指数曲线等),建立的长期趋势方程分别为:

  5. 答:时间序列的值域季节有关,如产品销售等的季节效果。分析时间序列季节因素目的之一是,发现何时实际数据和平均值(趋势)不同,找出变化幅度,以便计划生产,储存和制定政策。

  简单平均法也称为同期平均法,就是根据多年的月(季)资料,算出该月(季)平均数,然后将各月(季)平均数与总月(季)平均数对比,从而得到季节比率,用它来说明季节变动情况。

  由于季节因子是作为一年(季、月)中指标上下浮动的平均效果,因此它们的和应该为1200%或400%。如果它们的和不等于1200%或400%,就需要对季节因子进行修正。季节因子的修正因子方法为:用1200%除以月份季节因子之和或用400%除以季度季节因子之和得到的修正系数,然后乘以原季节因子得到修正后的季节因子。

  6. 答:一般而言循环因子很难识别,因为由其定义知道,循环因子的识别关键是要有大量的历史数据,通常我们得到的数据相对而言比较短,因此很难识别出循环因子。在社会生活中已知的一些循环有:

  (1)Knznet长波。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迁移大体有20年的循环。

  (2)商业循环:在贸易等流通领域,通常有1-12年的循环。

  循环因子分析的意义在于探索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现象之间的循环因子的内在联系,为微观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责编:61346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