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农业经济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农业经济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14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9月17日]  【

自学考试《农业经济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14章

  第十四章 农业保护政策

  1、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答: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2、你认为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有哪些?

  答:(1)农业的外部性;

  (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

  (3)农业的弱质性;

  (4)农业的不稳定性。

  3、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答:(1)判别标准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判别的最根本标准是农业比较优势的大小。

  4、传统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分为那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基本特点主要是通过立法设定较高的农产品进口关税,来保护本国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2)第二个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前)的基本特点是在维持对农产品高关税政策基础上,开始制定并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

  (3)第三个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基本特点是各国先后制定了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法律,并根据这些法律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5、传统农业保护政策造成了哪些问题?

  答:(1)农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相互抵消和贸易摩擦加剧。

  (2)农业保护政策的效率损失严重。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为了追求公平,这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损失。对农民的支持是以牺牲本国消费者和纳税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3)农产品贸易流向的扭曲、国际市场价格的疲软与波动。

  (4)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6、现代农业保护政策改革的方向与基本趋势是什么?

  答:(1)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目标的重要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价格保护为核心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虽然在提高农产品供给方面效果非常显著,但在农产品自给以后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供给过剩,为解决供给过剩问题政府不仅要增加财政支出,而且还必须采取限产措施,因而传统农业保护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所起作用十分有限。

  (2)农业保护政策措施实现了从“黄箱”向“绿箱”的转变;

  (3)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加速,非关税贸易壁垒更为森严。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