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造价工程师 >> 计价控制 >> 计控指导 >> 2019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章节讲义:第二章第三节

2019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章节讲义:第二章第三节_第3页

考试网  [2018年12月24日]  【

  二、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人工定额:时间定额、产量定额

  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规范作业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工序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规范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定额时间×规范时间%

  定额时间×(1-规范时间%)=工序作业时间

  基本工作时间的计算:

  【例2.3.2】通过计时观察资料得知:人工挖二类土1m3的基本工作时间为6小时,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日的3%、2%、18%。则该人工挖二类土的时间定额是多少?

  解题思路:单位统一

  解:基本工作时间=6小时=0.75(工日/m3)

  工序作业时间=0.75/(1-2%)=0.765(工日/m3)

  时间定额=0.765/(1-3%-2%-18%)=0.994(工日/m3)

  【2017年·单选】已知人工挖某土方1m3的基本工作时间为1个工作日,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5%,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日的3%、2%、15%,则该人工挖土的时间定额为( )工日/10m3。

  A.13.33

  B.13.16

  C.13.13

  D.12.5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1/(1-5%)=1.053(工日/m3);时间定额=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1.053/(1-3%-2%-15%)=1.316(工日/m3)=13.16(工日/10m3)。参见教材P63。

  【2016年·单选】若完成1m3墙体砌筑工作的基本工时为0.5工日,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4%。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时间的6%、3%、和12%,该工程时间定额为( )工日/m3。

  A.0.581

  B.0.608

  C.0.629

  D.0.65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工序作业时间=0.5/(1-4%)=0.521(工日/m3),时间定额=0.521/(1-6%-3%-12%)=0.659(工日/m3)。参见教材P63。

  【2009年·单选】据计时观测资料得知:每m2标准砖墙勾缝时间为1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比例为5%,准备结束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比例分别为3%、2%、15%。则每立方米砌体标准砖厚砖墙勾缝的产量定额为( )m3/工日。

  A.8.621

  B.8.772

  C.9.174

  D.14.49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1砖厚的砖墙,其每立方米砌体墙面面积的换算系数为#FormatImgID_11#=4.17(m2),则每m2砌体所需的勾缝时间是:4.17×10=41.7(min),每m3砌体1标准砖厚砖墙勾缝的工序作业时间=41.7/(1-5%)=43.895(min),每m3砌体1标准砖厚砖墙勾缝的定额时间=43.895/(1-3%-2%-15%)=54.869min=0.114(工日/m3),则每m3砌体1标准砖厚砖墙勾缝的产量定额=1/0.114=8.772(m3/工日)。参见教材P63。

  三、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1.材料的分类

  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必需的材料消耗、损失的材料;

  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实体材料、非实体材料。

  2.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分类

概念及适用

现场技术测定法

又称为观测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还可以区别可以避免的损耗与难以避免的损耗

实验室试验法

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更深入、更详细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其缺点在于无法估计到施工现场某些因素对材料消耗量的影响

现场统计法

是以施工现场积累的分部分项工程使用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原材料的剩余数量等统计资料为基础,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比较简单易行,但也有缺陷:一是该方法一般只能确定材料总消耗量,不能确定净用量和损耗量;二是其准确程度受到统计资料和实际使用材料的影响。只能作为辅助性方法使用。

理论计算法

是根据施工图和建筑构造要求,用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出产品的材料净用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较适合于不易产生损耗,且容易确定废料的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1)标准砖用量的计算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注意】损耗量的计算基数是净用量。

  2)块料面层的材料用量计算

  【注意】砂浆的量包括:灰缝+结合层

  【2017年·单选】已知砌筑1m3砖墙中砖净量和损耗分别为529块、6块,百块砖体积按0.146m3计算,砂浆损耗率为10%。则砌筑1m3砖墙的砂浆用量为( )m3。

  A.0.250

  B.0.253

  C.0.241

  D.0.24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砂浆净用量=1-529×0.146/100=0.228(m3);砂浆消耗量=0.228×(1+10%)=0.250(m3)。参见教材P65。

  【2016·多选】下列定额测定方法中,主要用于测定材料净用量的有( )。

  A.现场技术测定法

  B.实验室试验法

  C.现场统计法

  D.理论计算法

  E.写实记录法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用于测定材料净用量的有试验室试验法和理论计算法。参见教材P64。

  【2015年·单选】用水泥砂浆砌筑2m3砖墙,标准砖(240mm×115mm×53mm)的总耗用量为1113块。已知砖的损耗率为5%,则标准砖、砂浆的净用量分别为( )。

  A.1057块、0.372m3

  B.1057块、0.454m3

  C.1060块、0.372m3

  D.1060块、0.449m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标准砖的净用量=1113/(1+5%)=1060(块),砂浆的净用量=2-1060×0.24×0.115×0.053=0.449(m3)。参见教材P65。

  【2014年·单选】在对材料消耗过程测定与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是( )。

  A.实验室试验法

  B.现场技术测定法

  C.现场统计法

  D.理论计算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现场技术测定法,又称观测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参见教材P64。

  【2014年·单选】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需某材料的不可避免损耗量为0.90kg。已知该材料的损耗率为7.20%,则其总消耗量为( )kg。

  A.13.50

  B.13.40

  C.12.50

  D.11.6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总消耗量=0.9/7.2%+0.9=13.4(kg)。参见教材P65。

  【2012年·单选】砌筑一砖厚砖墙,灰缝厚度为10mm,砖的施工损耗率为1.5%,场外运输损耗率为1%。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则每m3砖墙工程中砖的定额消耗量为( )块。

  A.515.56

  B.520.64

  C.537.04

  D.542.3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1砖墙是529块,定额消耗量=529.1×(1+1.5%)=537.04(块)。参见教材P65。

  【注意】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包括材料的净耗量和材料不可避免的损耗量,无论是净耗量,还是损耗量都应该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内的运输损耗计入材料消耗中,但是场地外的材料运输损耗计入材料单价中。

  【注意】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包括材料的净耗量和材料不可避免的损耗量,无论是净耗量,还是损耗量都应该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内的运输损耗计入材料消耗中,但是场地外的材料运输损耗计入材料单价中。

责编:sunshine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在线题库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