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中西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讲义:第九单元

考试网   2017-07-03   【

  第九单元 经络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系统、络脉系统及其连属部分组成。见下表:

  经络系统组成简表

  二、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并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条经脉分别归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故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一般来说,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而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而属腑。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 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 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 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并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内侧面之前、中、后顺序为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之前、中、后顺序为阳明、少阳、太阳。其特殊的循行交叉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背部和小腿下半部,其位置是足厥阴肝经在前线,足太阴脾经在中线。而上行至 内踝上八寸处时有所交叉,变换前中位置,则足太阴脾经在前线,足厥阴肝经在中线。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三、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此八条经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为奇经。

  1.奇经八脉的特点

  奇经八脉的特点,即与十二经脉的不同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其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即无走向、分布或交接规律。二是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的相互络属关系,即如督脉,亦仅是与脑、脊髓和肾关系密切而已。三是奇经八脉之间没有表里关系。

  2.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生理作用;一是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督脉总督诸阳经,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能通行上下而渗灌三阴三阳,带脉能约束躯干纵行诸经而沟通腰腹部之经脉。二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三是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

  督脉的基本功能:一是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循行多次 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 ,故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又称“阳脉之海” 。二是督脉循行于脊里,上行人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故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联系。

  任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线,其脉多次 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 ,故能总任一身之阴经,又称“阴脉之海” 。二是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冲脉的基本功能:一是冲脉上行至头,下行至足,贯穿全身,为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故称“十二经脉之海”。二是冲脉又称“血海” ,与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

  带脉的基本功能:约束纵行诸条经脉。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 司眼睑的开合 。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并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故有司眼睑开合之功能。

  维脉的基本功能:维系全身经脉。阳维能维系联络全身之阳经;阴维则维系联络全身之阴经。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经别的概念

  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2.经别的特点

  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3.经别的生理功能

  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二是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三是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四是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五是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二)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别络的概念

  别络,亦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共有十五条,即十二经别络、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若加上胃之大络,亦称十六别络。并分出细小络脉,即为“孙络”与“浮络”。

  2.别络的特点

  一是十二经的别络多从肘、膝以下分出后,多循行于身体浅表部位。二是相表里经脉之别络相通,即阳经别络络于阴经别络,阴经别络络于阳经别络。三是别络与内脏无固定属络关系。

  3.别络的生理功能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二是加强人体前后及侧面的统一联系,具有统率其他络脉功能。三是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三)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经筋的概念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和关节的体系,并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

  2.经筋的特点

  即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 结聚于关节 ,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

  3.经筋的生理功能

  经筋多附着于骨骼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并对周身各部分的脏器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四)皮部的概念和应用

  1.皮部的概念

  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映区。十二皮部,即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

  2.皮部的应用

  一是皮部位于人体最浅表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对外界的刺激具有调节作用。二是皮部依赖布散于体表的卫气,发挥其抗御外邪的作用。其应用主要是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一是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可以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二是在皮肤的一定部位进行贴敷、艾灸、热熨、梅花针等治疗,可治疗某些内在脏腑的病变。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四方面。

  1.沟通联系作用

  经络可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主要有四种联系:

  一是脏腑与体表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相互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结聚于经筋,并散布于皮部,从而使皮肤、四肢、筋肉组织与内脏之间,通过经脉而沟通联系起来。

  二是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连目系,其别络又上行于舌;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连“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等。

  三是脏腑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有二,即十二经脉各经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其次是某些经脉还可联系多个脏腑,如胃经之经别上通于心;脾经“注心中”;胆经的经别贯心;肾经“从肺出络心”、“上贯肝”;心经“却上肺”;肝经“上注肺”、“挟胃”;小肠经“抵胃”等,从而构成了脏腑间的多种联系。

  四是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其主要体现有三:即十二正经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其次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再次则是奇经八脉之间亦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如手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之大椎穴;阳跷脉与督脉则会于风府穴;足三阴经和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冲脉前与任脉相并,后则通督脉,而任、督两脉通会于十二经脉,可容纳十二经脉气血,故冲脉又称“十二经脉之海”;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等。

  2.运输渗灌作用

  经络通行气血,可濡养脏腑组织。气血之所以能输达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作用,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和渗灌。

  3.感应传导作用

  即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如针刺的“得气”、“行气”现象即是经络感传的体现。

  4.调节机能平衡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一是经络为病邪由表传里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外邪可通过经络从皮毛腠理而内传脏腑。如风寒袭表人里犯肺等。二是经络亦为脏腑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故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故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如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致肺热壅滞而喘咳胸满等。三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病变可反映于体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真心痛,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胃火上炎可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等,皆为经络传导之反映。

  2.指导疾病诊断

  一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以分经诊断疾病。如 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为肺病。又如头痛,痛在前额,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头两侧,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头巅顶,则多与厥阴经有关。 二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常有助于疾病的循经诊断。如肺病可在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

  3.指导疾病治疗

  如针灸、按摩,可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取穴。其经穴的选取,亦是根据病属何经,再进行“循经取穴”。又如药物治疗,亦以经络为通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而使药到病所,发挥治疗效应。如治头痛,属太阳经者可用羌活,属少阳经者可用柴胡,属阳明经者可用白芷,并可引导其他药物归人上述各经,以发挥治疗作用。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