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6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笔记:血清脂肪酶的介绍

   2016-04-19 08:40:05   【

  血清及尿淀粉酶来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淀粉酶随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量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① 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使酶释放增加;

  ② 分泌过多;

  ③ 胰腺等组织排泄受阻。

  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从尿排出,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应在尿中。由此可知,血和尿淀粉酶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2~12小时即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12~24小时可达高峰,2~4天恢复到正常。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较好方法。由于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是一过性的,所以怀疑急性胰腺炎应及时抽血检查,否则易得出假阴性结果。有并发症或复发时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的时间延长。 慢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但升高程度低于急性胰腺炎。此外,急性眼膜炎、肠梗阻、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急性腮腺炎等疾病均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轻度升高,一般大于300苏氏单位则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根据。急性胰腺炎多在起病12~24小时以后尿中淀粉酶开始升高。一般认为,尿液淀粉酶增高在频率及程度上比血清淀粉酶高,而且在血清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后,尿淀粉酶活性增高仍可持续5~7天。因此,尿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很有价值,特别是对没有及时就诊的患者。

  1.正常参考值

  血清淀粉酶活性:80~180 U/dL尿液淀粉酶活性:100~1200 U/dL.

  2.临床意义

  (1)引起血液、尿液淀粉酶活性增高的疾病有:

  ① 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8-12小时血清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2-4天下降至正常。如超过500U/dL,即有诊断意义;达350U/dL时应怀疑此病。

  ② 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疸石症、溃疡病穿孔以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升高,但常低于500U/dL.

  ③ 在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约于起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下降也比血清淀粉酶慢,所以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淀粉酶更有价值。

  (2)引起淀粉酶降低的因素有:

  ① 肝病:肝病时由于肝脏产生淀粉酶不足致血及尿中淀粉酶活性降低。

  ② 肾功能障碍。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