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6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系统备考:中医基础理论9.2

   2016-03-31 14:49:48   【

  第二节 邪正盛衰

  (一)概念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和实的概念

  (1)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2)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2.实证和虚证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常见的情况

  (1)实证

  a.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

  c.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

  (2)虚证

  a.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不足、不固的症状和体征。

  c.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

  3.虚实错杂

  (1)概念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①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

  ②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

  ③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

  (3)常见类型

  ①虚中夹实。

  ②实中夹虚。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