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7)_第8页

   2016-01-12 08:43:40   【

  (二)B1型题

  1.C 答案分析:由于脾胃居于中焦,为生气之源,且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气虚无力升举而下陷的病变与脾关系密切。

  2.E 答案分析:肾为全身阴阳之根,当脏腑阴阳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累及肾中阴阳。无论阴虚或阳虚,多是在损及肾脏阴阳的情况下出现阴阳互损病变。

  3.A 答案分析:由于津能载气,凡大汗、大吐、大下等大量丢失津液的同时,必然气

  随津脱,轻者津气两虚,重者津气两脱。

  4.D 答案分析:气的固摄功能具有固摄津液、血、精等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故气虚固摄津液作用低下,可出现自汗出等。

  5.B 答案分析:气闭属于气外出障碍的病变。外邪束表,毛窍闭塞而无汗,亦可是气闭的病理表现之一。

  6.C 答案分析:气脱主要是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衰弱,气虚至极,气不内守而外脱,全身机能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口开目闭、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等。

  7.A 答案分析:由于心主血,肝主藏血,心肝二脏与血关系密切,故血虚病变多见于心、肝二脏。

  8.E 答案分析:心、脾、肾三脏功能的发挥,均赖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阳气之根本,故此三脏多见阳虚病变。

  9.E 答案分析:肺、肝、肾三脏均离不开阴液的滋润、制阳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阴液之根本,故阴偏衰(阴虚)病变多见于肺、肝、肾三脏。

  10.C 答案分析:由于肺性肃降,肝气主升。故气逆病变多见于肺、肝。由于胃主通降,气逆病变也多见于胃。

  11.B 答案分析:热极生风属于实性病变,多见于热性病的极盛阶段。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阳热亢盛而化风,故以痉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高热、神昏为其主要表现。

  12.D 答案分析:血虚生风属于虚风内动。可见于年老精血亏损,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的病变过程中,其动风之状多较轻缓,如肢体麻木、筋肉跳动、手足拘挛等。

  13.D 答案分析: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又继发新的病变的一种发病形式。如疟疾日久继发“疟母”等。原发病与继发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14.E 答案分析:复发是指原有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任何疾病的复发,均是原有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病理特征的重现。

  15.B 答案分析:邪郁化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感风、寒、湿等病邪,郁久化火;二是体内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饮食积滞等郁久化火。

  16.D 答案分析:阴虚火旺属于虚火。指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如虚火牙痛、咽喉肿痛等。

  (三)X型题

  1.A B C D E 答案分析: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食复(饮食不节)、劳复(过度劳累)、药复(用药不当)、重感致复(复感外邪)、自复和其他因素致复(精神情志变化、护理不当等)。

  2.A B C D E 答案分析: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地域特点(包括水土不服等)、生活工作条件(包括环境污染等)、体质特点(包括体质虚弱等)和精神状态等。

  3.A B C D E 答案分析:机体感邪后立即发病者,多见于新感外邪、疫疠邪气致病、中毒、情志骤变以及急性外伤等。

  4.A C 答案分析:病势出入,包括表邪入里和里邪出表两个方面,由邪正斗争盛衰变化决定。

  5.A B D E 答案分析:疾病转归主要包括四种情况。正胜邪退,疾病好转或痊愈;邪盛正衰,疾病恶化或死亡;正虚邪恋,疾病缠绵或转为慢性病变;邪去正虚,正气有待恢复等。

  6.A C E 答案分析:心、脾、肾三脏均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阳气之根本。故阳气不足病变多见于这三脏。

  7.B D E 答案分析:肺、肝、肾三脏均离不开阴液的滋润、制阳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阴液之本。故阴虚病变多见于这三脏。

  8.A B C D E 答案分析:气机失滞主要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个方面 。

  9.A B C D E 答案分析:由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气血之间病理上相互影响。气血关系失调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血随气逆五个方面。

  10.B C D 答案分析:血液运行失常,主要表现有血瘀、血行迫疾、出血三个方面。

  11.A B C 答案分析:津液与血的关系失常,主要表现有津血两伤、津亏血瘀、血

  瘀水停三个方面。

  12.A B C D 答案分析:风气内动(内风)主要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热甚

  动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四个类型。

  13.B C D E 答案分析:津液与血的关系失调,其病理表现包括津停气阻、气随津脱(轻者津气两虚,重者津气两脱)等。

  14.A B D 答案分析:津伤化燥(内燥)病变多见于肺、胃、大肠。因肺为娇脏,性喜柔润;胃喜润恶燥;大肠传导燥化糟粕,故津伤内燥病变多见于此三个脏腑。

  15.A B C D E 答案分析:火热内生(内火)病机包括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湿郁化火等)、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等。

  16.A B C D E 答案分析:由于脾主运化水液、肺主通调水道、肾主持水液代谢、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通行水液,故人体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病变与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二、词语解释

  1.答:卒发,又称“感而即发”或“顿发”。指机体感邪后立即发病。多见于新感外邪、疫疠邪气致病、情志异常、中毒、外伤等。

  2.答:伏而后发,又称“伏邪发病”。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某些部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或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而发病。如破伤风、狂犬病等。

  3.答:徐发,又称缓发。指徐缓发病。徐发与致病邪气的性质、体质因素等有关。如外感湿邪,其性粘滞,故发病缓,病程长。

  4.答: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病变。继发病变以原发病为前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病理联系。如疟疾日久继发“疟母”等。

  5.答: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损及到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属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病理表现。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6.答:虚中夹实属于虚实错杂病机之一。指以正虚为主,兼有痰饮、水湿、瘀血、结石、宿食等实邪或复感外邪的病变。如脾虚夹湿等。

  7.答:实中夹虚属于虚实错杂病机之一。指以邪实为主,兼有正气不足的病变。如实热伤津等。

  8.答:因虚致实属于虚实转化病机之一。指先有正气不足,因推动、气化无力,内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于体内,转化为以邪实为主的一类病机。

  9.答:由实转虚属于虚实转化病机之一。指先有实邪为病,继而耗伤正气,以致邪气虽去而正气大伤,转化为以正虚为主的一类病机。

  10.答:正虚邪恋属于疾病转归之一。指疾病后期,正气已虚而邪气未尽,正气一时无力尽邪,邪气留恋不去,病势缠绵的一种转归。这种转归常常是许多急性病转为慢性病变,或反复发作,或留下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11.答:阳盛则热,即阳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表现以阳气偏盛,机能亢奋,但阴液未衰的实热性病理变化。如壮热面赤、烦躁、口渴、脉数等。

  12.答;阴盛则寒,即阴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表现以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或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但阳气未衰的实寒性病变。如形寒肢冷、水肿、身体缩等。

  13.答:阳胜则阴病,即阳胜则伤阴。阳偏胜的病变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阴液耗损,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以阳胜为主的实热病变。

  14.答:阴胜则阳病,即阴胜则伤阳。阴偏胜的病变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阳气耗损,出现面白、小便清、四肢不温等寒盛伤阳的症状。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以阴盛为主的实寒病变。

  15.答:阴盛格阳,也称格阳。指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交通,相互格拒所表现的真寒假热病变。其表现除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之外,还可见自觉身热但欲衣被、口渴欲饮但喜热饮等假热症状。

  16.答:阳盛格阴,也称格阴。指阳热邪气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而不外达,阴阳之气不相交通,互相格拒所表现的真热假寒病变。其表现除面红、烦渴饮冷、烦躁、气粗等之外,还可见手足厥冷等假寒症状。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