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复习笔记:第五单元艾滋病

   2016-11-25 10:28:52   【

  第五单元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通过性接触及输血或血制品等方式侵入人体,特异性地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如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和尿液)中,均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通过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其它途径:医护人员护理艾滋病人时,被含血针头刺伤或污染破损皮肤传染,但仅占1%。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受精亦可传染。密切的生活接触亦有传播可能。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同性恋和杂乱性交者、药瘾者、血友病患者以及HIV感染者的婴儿为本病的高危人群。此外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亦有关系,艾滋病发病者以HLADR5型为多。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较长,感染病毒后需2~10年才发生以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为特征的艾滋病。

  (一)急性感染:部分病人感染后2~6周,可出现一过性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持续3~14天后进入无症状期,少数病人可持续发展。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出汗、不适、厌食、恶心、头痛、咽痛及关节肌肉痛等症状,同时可有红斑样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可减少,CD4:CD8比值下降或倒置。

  (二)无症状感染:持续1~10年,平均5年,无自觉症状,仅血清抗HIV抗体阳性。

  (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包括腹股沟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持续三个月以上,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肿大的淋巴结多对称发生,直径1cm以上,质地韧,可移动,无压痛。部分病例4月至5年后,可发展为艾滋病。常伴有间歇性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和腹泻,肝脾肿大,亦可出现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症状。

  (四)典型艾滋病(真性艾滋病、艾滋病全盛期):主要表现为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所导致的继发性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的症状。

  ★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且往往最初的临床表现。①呼吸系统;②中枢神经系统;③消化系统;④口腔;⑤皮肤;⑥眼部;⑦肿瘤。

  [诊断]

  (一)流行病学:患者的生活方式尤其性生活史,有否接触传染源、输血或血制品的病史,药瘾者等。

  (二)临床表现:有或无早期非特异症状,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或反复的机会性感染(1个月以上),或60岁以下患者经活检证明有卡氏肉瘤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多有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多下降至4×109/L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多低于1×109/L。少数病人血小板可减少。

  2.免疫学检查: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缺失;丝裂原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减弱,T淋巴细胞减少,CD4细胞明显下降,CD4:CD8<1(正常1.5~2);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清α-干扰素、免疫复合物等增加。

  3.特异性诊断检查

  (1)抗HIV抗体测定: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免疫转印(IB)及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SRIP)等。常用ELISA或RIA作初筛,再用IB或SRIP确诊,如仍为阳性有诊断意义。说明被检查者已感染HIV,并具有传染性。

  (2)抗原检查:多用ELISA法。可于早期特异性诊断。

  (3)病毒分离:从外周血淋巴细胞、精液、宫颈分泌物、脑脊液可分离到HIV,但难以作为常规。

  (4)核酸杂交: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V RNA。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